Author

SIDE HUSTLE

Browsing

近年來,全球開始盛行一種新的支付方式,稱為「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BNPL)」,儘管 BNPL 仍然只佔支付領域的一小部分,但疫情及封城政策,推動了電商領域爆發,促使消費者傾向用 BNPL 模式付款來緩解財務壓力,商家也因為推出這項支付服務獲取客戶。美國銀行預估在2025年,BNPL將成長 10-15 倍,達到 1 兆美元的商品交易總額(GMV)。

BNPL 服務在各種成熟支付服務中找到獨特定位

金融科技和支付研究公司 Kaleido Intelligence估計,在電子商務活動激增的情況下,BNPL 交易額在 2018 年至 2020 年間飆升了 292%。

因此,不僅越來越多第三方支付新創業者加入戰局,就連老牌支付服務供應商PayPal也推出BNPL服務。在台灣也有日商恩沛引進「AFTEE後支付」的無卡分期服務,與 PChome、東森購物、Dokodemo 等電商平臺合作。

極簡化付款流程,小額付款也能分期零利率

當Uber調整服務流程,叫車時事先扣款,讓顧客下計程車時不需要繁複的付款找錢,吸引了許多人成為愛用者。

而支付場景放到購物,無論線上或店內,BNPL便是讓電子支付更具彈性,購物後可以用多種支付、到貨後再付款,即使是首次在合作店家的付款機制上,選擇BNPL商的服務,也只需要填寫簡單的資料就能夠使用服務,可以選擇信用卡、金融卡等等、馬上付錢、14天之後貨到決定不退貨後再付款,甚至小額也可以分期付款。這樣的彈性讓消費者降低購物風險、更有意願購物。

對於商家來說則可以有效縮短商家的收款時間、降低收款風險。這套機制是由BNPL服務商先向商家墊款,消費者後續才把錢付給 Klarna。對商家來說,快捷的付費方式更能刺激消費,依據瑞典新創 Klarna 聲稱,店家可以因此成長40%的營收,導購率因此提升 30%。

澳洲新創Afterpay說明,其獲利主要來自於合作商家,向店家收取比Paypal、Visa、Mastercard更高的費用,每一筆訂單抽成高達4%。Michael Saadat認為,Afterpay能收取更高費用的原因,在於他們提供購物平台,能向全球近600萬的活躍用戶銷售商品。

而信用支付生意最在乎的違約風險控制,Afterpay會讓用戶綁定簽帳金融卡或信用卡來消費,而不用事先對客戶進行信用審查,約有85%用戶選擇簽帳金融卡,並且可以設定自動付款,每兩週自動扣款,用戶也能自行提早支付款項,所以違約情形大約佔5%。

還有其他避免違約的機制,包含Afterpay只允許準時付款的用戶再次消費,同時也有一套信用演算法,可以在交易時即時評估客戶狀況來批准每一筆交易成立,相關參考數據包含綁定帳戶的資金額、Afterpay的使用頻率、訂單金額到客戶可追蹤的使用行為數據等。

BNPL新創是風險投資的新寵兒

來自澳大利亞的 Afterpay 2020 年達到 111 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 BNPL 提供商。由於在北美和英國等海外市場的快速擴張,該公司的估值約為 300 億美元。Afterpay 擁有超過 1300 萬活躍用戶,比去年增長 80%,其中北美是其最大的市場。據報導,該公司正在考慮在美國上市。今年,Afterpay 在歐洲大陸的部分地區推出,併計劃進軍亞洲。其與 Westpac Banking Corp 相關的自有品牌儲蓄賬戶預計將在今年上線。

瑞典的 Klarna 2020 年銷售額達到530 億美元,成長 46%。Klarna 擁有 8700 萬國際活躍消費者和超過 250,000 家商家,使其成為市場領導者。依據路透社報導,該公司即將籌集新一輪融資,可能會將其估值提升至接近 500 億美元,在此輪融資後將準備公開上市。

總部位於美國的 Affirm 在 20 年第四季度的 GMV達到21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55%。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Affirm 擁有 450 萬活躍消費者,同比增長 52%。

Affirm於 2021 年 1 月開始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交易。該公司一直在瘋狂收購,收購了加拿大BNPL 領導者 PayBright和在線退貨體驗和購買後支付領域的領導者Returnly Technologies。

與 Afterpay 類似,Affirm計劃推出一種支付卡,它聲稱這將是第一張可以直接使用「超時付款」功能的美國借記卡。

全球 7 大BNPL服務商,瑞典的 Klarna 一枝獨秀

亞洲 BNPL 新創公司也紛紛出現

根據CB Insights 的《2021 年第一季度金融科技狀況報告》,融資趨勢證明了這一點,2021 年第一季度在各個地區發生了許多值得注意的 BNPL 交易。BNPL 該季度的交易包括 Scalapay(義大利;4800 萬美元)、Butter(英國;2170 萬美元)、Twisto(捷克共和國;1950 萬美元)、Tamara(沙特阿拉伯;600 萬美元)、ePayLater(印度;250 萬美元) ) 和 Motito(加納)。

亞洲領先的 BNPL 參與者包括來自新加坡的 hoolah 和 Atome,以及來自菲律賓的 BillEase、Jungle 和 TendoPay。

Hoolah 在 2020 年 10 月告訴雅虎財經新加坡 ,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交易量在過去六個月中增長了七倍。商家也急切地採用 BNPL 選項,該公司的合作零售店數量在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期間增長了 280%。

全球的 BNPL 版圖

除了新加坡,hoolah 還在馬來西亞和香港開展業務,並正在努力擴展到其他亞洲市場。

在菲律賓,年輕的初創公司 Plentina 今年早些時候籌集了 220 萬美元的種子資金,該公司表示將利用這筆資金在本國吸引更多商業合作夥伴,並在東南亞和其他地區擴張。

自 2020 年 10 月推出以來,Plentina 應用程序已被下載超過 30,000 次。這家初創公司已與菲律賓 7-11 便利店和 Smart Communications 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後者是一家擁有超過 7000 萬預付費用戶的電信提供商。

隨著投資者和消費者對 BNPL 的興趣持續增長,金融科技諮詢公司 Fincog預計該行業將進一步擴大,因為由風險投資 (VC) 推動的 BNPL 提供商競相搶占市場份額。該公司表示,這最終將導致退出和合併,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出現許多贏家。

雖然 BNPL 的成長潛力不可否認,但它對整個社會的影響仍然是許多人的問題,批評者擔心它會推動不健康的消費主義,而 BNPL 的支持者認為它是一種更複雜的信貸形式和有效工具幫助消費者管理現金流。

Visa 的《2021 年消費者支付態度研究》指出,東南亞 85% 的消費者採用無現金支付方案。同時,與疫情爆發前相比,46% 的東南亞消費者錢包中的現金更少,尤其是印尼、越南和泰國的消費者。

Visa 2021 年消費者支付態度研究

除了揭示該地區的支付趨勢外,該研究還深入研究了數位銀行業並得出了幾項重要發現:77% 的消費者願意使用非金融業的知名品牌所推出的金融服務。

無現金支付越來越受歡迎

雖然新加坡 (98%)、馬來西亞 (96%) 和印度尼西亞 (93%) 在東南亞採用無現金支付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越南、菲律賓和泰國等國家仍在追趕,平均採用率為 88%。

Visa 2021 年消費者支付態度研究

相比之下,無現金支付在緬甸和柬埔寨仍處於起步階段,分別只有 64% 和 40% 的消費者使用它們。疫情有效加速無現金支付,至少幫助東南亞各國縮短3至5年無現金化歷程。

除了現金交易的染疫風險推動無現金支付的採用外,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也有顯著推進效果。

疫情大力協助該地區消費者成為新的網購族群。網路購物尤其在泰國蓬勃發展,65% 的泰國消費者首次透過App或網站購物。印尼和菲律賓超過一半的消費者是首次線上購物。

商戶接受度提高和無現金支付安全性的提高是加速採用無現金支付的其他關鍵因素。

同時,帳單支付和超市購物由於其常規性和重複性,預計將成為第一個完全無現金的類別。隨著線上預付款的便利性,預計線上旅行社將隨之而來。

五花八門的支付方案

隨著東南亞數位支付方式的數量越來越多,消費者現在有了豐富的選擇。因此,消費者的支付偏好正在多樣化,形成了一個支離破碎的區域支付局面。

例如,非接觸式卡在新加坡最受青睞,這可能是因為商家廣泛接受。相比之下,由於GoPay 和 Ovo 等電子錢包玩家眾多,電子錢包在印尼處於領先地位。

整體東南亞來說,電子錢包(11%)和非接觸式卡(10%)是最受歡迎的數位支付方式。

電子錢包與卡片

雖然電子錢包在印尼、越南和緬甸等市場受到青睞,但在新加坡和泰國,卡片仍然是首選支付方式。消費者會喜歡電子錢包的理由是其交易速度和便利性,加上目前情況希望盡量減少肢體接觸;商家方面,卡片更受歡迎。不過在電子錢包提供更低手續費下,越來越多的商家正在接受電子錢包。

Visa 2021 年消費者支付態度研究

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數位銀行業務正在興起

有利的監管政策將鼓勵數位銀行挑戰者進入東南亞銀行業。根據這項研究,東南亞 66% 的消費者對數位銀行感興趣。這一統計數據在泰國(83%)和菲律賓(81%)等國家最高。

令人驚訝的是,新加坡的消費者排名倒數第三,只有 59% 的消費者對數位銀行產品感興趣。這可以歸因於現有銀行的實力。由於新加坡人普遍對當前的銀行解決方案感到滿意,因此對數位挑戰者銀行的需求並不那麼迫切。

便利性是消費者使用數位銀行業務的主要驅動力——避免排隊、節省時間,24/7 提供銀行服務就是數位銀行最強的特色。

與此同時,人們對數位銀行的安全性仍存疑慮。消費者對未經授權的交易和駭客攻擊的風險表示擔憂,對人互動的信任感也是數位銀行要克服的挑戰。

數位銀行提供商和服務的類型

東南亞的大多數消費者對傳統銀行提供的數位銀行服務感興趣(89%)。然而,挑戰者有機會破壞該地區的銀行業版圖。

77% 的消費者願意使用目前尚未涉足金融服務的知名品牌提供的銀行業務。這一趨勢已在該地區的數位銀行參與者中觀察到。

在新加坡,Grab-Singtel獲得了數位銀行牌照,而許多方面對馬來西亞的數位銀行牌照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消費者也對更有可能影響他們日常生活的數位銀行服務表現出更高的興趣。點對點匯款、帳單支付、存款和取款等服務是首選。相比之下,投資、國際匯款和貸款不太受歡迎。

這可能是因為這些高價值交易更傾向於由受信任的現有銀行而不是未經證實的數位銀行進行,以在金融風險增加的情況下獲得保證。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的一項研究發現,由於消費者對於金融服務的需求轉變及現有銀行無法及時提供對應的服務,讓東南亞新崛起和即將成立的數位銀行前景看好。一項針對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 3,250 名消費者和 1,350 家商家的調查發現,缺乏個人化服務(58%)、高額費用(45%)和不吸引人的形象(40%)是東南亞的消費者不青睞傳統銀行的首要原因。

東南亞傳統銀行失利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普遍的經濟增長、不斷成長的數位服務滲透率和大量無銀行帳戶的人口,為數位銀行在東南亞的業務發展奠定極好的基礎。

該地區的監管機構正在依據過去幾年挑戰者銀行在其他地區的強勁成長的軌跡,引入監管框架並修改立法,以開放更多創新參與者加入銀行業。

報告稱,自 2010 年以來,全球已經建立了 200 多家數位挑戰者銀行,積極挑戰市佔。目前依然活躍的企業中,有 46 個位於亞太 (APAC) 地區。

亞太地區領導者—韓國KakaoBank、中國微眾銀行

中國和韓國是該地區最發達的數位銀行市場之一,KakaoBank 和微眾銀行等領先者迅速取得進展。報告指出,這些贏家有一個共同點,即他們是無分支機構、以顧客為中心和技術驅動的核心原則,這些核心原則使他們能夠快速、大規模地接觸廣泛的客戶群。

來自韓國的KakaoBank是服務千禧世代的數位銀行的一個例子,提供專注於預算和儲蓄的強大個人財務管理工具。

憑藉其廣泛的數位生態系統,包括廣受歡迎的資訊應用軟體、支付平台、商務功能等,KakaoBank 迅速崛起,成為截至2020 年底為約 1360 萬客戶提供服務的數位銀行中的顯著贏家。

Kakao 廣泛的數位生態系統

KakaoBank報告中,2020 年淨利潤為1136億韓元(1.01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八倍。同期,營業利潤和收入分別增長了 9 倍以上和 21%,分別達到 1226 億韓元和 8042 億韓元。

該公司目前正計劃在國內進行首次公開募股 (IPO),其估值可能會飆升至 20 萬億韓元(180 億美元)。

BCG 的報告指出,在中國,微眾銀行已將重點放在接觸銀行帳戶不足的客戶和藍領工人上,這些客戶如今約佔其客戶群的 75%。利用人工智能(AI)、區塊鏈、雲端數據運算等前沿技術,微眾銀行能夠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優化其效率、改善用戶體驗並快速擴大規模。

2019年,微眾銀行實際利潤5.7億美元,服務3億客戶,成為全球最大的純數位銀行。

傳統銀行也開始衝刺數位領域

雖然最初反應緩慢,但東南亞的傳統老牌企業在尋求滲透不斷增長的市場的過程中,已經加大了數位銀行業務的力度。

新加坡老牌大華銀行(UOB)於 2019 年在泰國推出了 TMRW 數字銀行,該銀行採用行動端優先的方式,提供全套銀行解決方案。TMRW 使用自家開發的基礎技術架構,但它使用由 Personetics、Avatec.ai 和Meniga等技術提供商提供支援的客製化模組。

TMRW 在泰國迅速走紅,從 2019 年 8 月到 2020 年 2 月的六個月內其客戶群增加了兩倍。 2020 年 8 月,這家數位銀行擴展到印尼。它計劃在未來幾年在東南亞的其他市場推出。

在印尼,政府所有的印尼人民銀行 (Bank BRI)已經開始了數位轉型之旅,採用了主要圍繞智慧化使用雲端技術基礎的 API 策略。

這種方法讓銀行得以自動化,使其能夠串接印尼政府的 ID 數據庫等平台,提供自動驗證以及解決重要的欺詐或身份問題。

BRI銀行的數位創新策略使其在金融科技競爭中飛躍成長,到 2019 年底為止,它已在全國實現了70% 的普惠金融。

東南亞各國都將有更多數位銀行

東南亞正處於銀行業自由化時期,新加坡顯然處於領先地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於 2020 年 12 月頒發了四張數位銀行牌照。四家數字銀行預計將於 2022 年初開始運營。

在菲律賓,中央銀行最近宣布再頒發兩個數位銀行牌照。Tonik和UNObank將加入由國家支持的海外菲律賓銀行,該銀行於 2020 年 3 月獲得了許可證。

Tonik於2021 年 3 月根據先前獲得的農村銀行牌照推出了服務。它聲稱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獲得了超過 10 億比索(2000 萬美元)的零售存款。

UNObank 運行由 Mambu 和亞馬遜網絡服務提供新加坡 DigibankAsia 和使用的技術。

其他公司正在關注菲律賓的數位銀行牌照,包括南非數字銀行挑戰者 Tyme,該公司已與菲律賓企業集團 JG Summit Holdings 合作。

馬來西亞計劃明年發放數位銀行牌照,而泰國和印尼正在準備各自的生態系統,以便能夠授予完整的數位銀行牌照。

星展銀行正在研發運用臉部辨識技術為中小企業開設網路帳戶,以加快驗證速度。

這個 SingPass 臉部驗證技術是新加坡政府技術局(GovTech)的使用的技術,星展銀行宣布他們是第一家商轉該技術的商業銀行。

DBS於2020年11月首次引入SingPass臉部辨識作為中小企業帳戶開通測試,自那時以來,已有100多個客戶使用了此功能。

隨著試驗的成功,星展銀行將SingPass人臉辨識轉為正式身份驗證的選項。現在中小企業客戶可以在20分鐘內申請並完成帳戶申請。

星展銀行中小型企業銀行業務主管Joyce Tee說:

「我們很高興與GovTech合作,為新加坡中小型企業的利益使用 SingPass Face Verification。開設公司帳戶是中小型企業獲得其所需的銀行服務的重要步驟,而後才能得到相應服務,如營運資金支持、供應鏈融資、數位轉型解決方案、房地產貸款等。

因此,我們加倍努力進行數位創新,使客戶申辦過程盡可能直覺順暢,使中小型企業可以持續專注於自己的本業。」

GlobalSign and SigniFlow introduce SingPass login integration to digital  signing platform

在星展銀行宣佈第一個啟用SingPass 後六個月內,他們成立了 SingPass Face Verification 以加快公司帳戶的開設速度。迄今為止,已有超過10,000名零售客戶使用SingPass Face Verification註冊他們的數位銀行帳戶。

金融科技的新領域法遵科技 Regtech 迅速擺脫了金融科技的陰影蓬勃發展,尤其在新加坡大放異彩。

並非純粹是合規行為

Regtech 主要目標是透過技術解決法規挑戰。但是在很多情況下,這不僅是檢查工具而已,他可以為客戶帶來完整卓越的體驗。

以星展銀行的新銀行服務為例,該服務使他們的財富管理客戶能夠透過Whatsapp和微信與星展銀行客戶經理進行互動。該產品是與Regtech新創公司FinChat合作開發的,有望在滿足嚴格的監管要求的同時,節省DBS 10,000個工時,並更快地服務客戶。

監管機構的舉措

新加坡對技術的重視還體現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董事總經理 Ravi Menon 在2018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開幕式上的演講。

在演講中,他分享了發展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的6個核心重點,其中一半與Regtech密切相關。數位身份認證 e-KYC、數位治理和創新平台。儘管創新平台是廣義技術,並非 Regtech 獨有,但它可能包含其中的某些要素。

在e-KYC方面,新加坡在 MyInfo 計劃中顯示了領導地位,該計劃是一項數位服務,使公民能夠授權第三者運用其數據。

在這項計劃的支持下,MAS和Govtech去年開始在4家銀行進行試點,以使消費者能夠使用MyInfo開設銀行帳戶。如今,新加坡人可以藉助此計劃立即開設銀行帳戶或在線申請信用卡。據拉維說,現在有20多家金融機構正在使用MyInfo提供110多種數位金融服務。

從那時起,相關行業團體發起了幾項舉措,以促進該市的法遵技術發展。五月2019年,新加坡Fintech協會(SFA)推出一個 Regtech 小組委員會,以促進行業和簽署與澳大利亞的 Regtech 協會了解,以便更好地與該地區的生態系統 Regtech 簽署一個備忘錄。同月,新加坡、香港和日本金融科技協會的 Regtech 委員會聯合啟動了APAC Regtech 交流網,以加強跨亞太地區在 Regtech 教育和整個亞太地區實施方面的合作。

Regtech領域重要的企業

艾達科技

愛達

AiDA Technologies專注於基於 AI 和 ML 的預測分析和智能系統。這些系統提供解決方案,以增強人類專家根據大量信息做出決策的能力。

蚜蟲

apiax

Apiax將卓越的法遵知識與出色的技術能力相結合,使公司遵守法規從根本上變得非常簡單。Apiax是將書面法規轉變為數位法遵的先驅,並且提供的產品非常適合開放式銀行和API經濟。如今,Apiax擁有一支由30多名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組成的團隊,並在蘇黎世,倫敦和里斯本設有辦事處。

Apvera

Backpack

Apvera

Apvera是自動化威脅情報解決方案的提供商,該解決方案可以幫助組織檢測,預防和預測即時行為威脅異常。

Backpack提供多合一的後端辦公室SaaS解決方案,以幫助金融服務公司最大程度地提高運營效率並刺激收入成長。解決方案包括為金融服務量身定制的CRM、法遵解決方案、支付整合、銷售軟體和API銷售、360度商業報告。

Cashshield

卡普盾

CashShield 是一家線上企業風險管理公司,可幫助公司管理其支付欺詐風險並防止惡意帳戶接管。它利用即時模式識別和被動行為生物特徵來篩選交易。

Centenal

Centenal總部位於新加坡,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為財富管理公司提供數位化運營和合規解決方案。Centenal屢獲殊榮的CRS專家是同類產品中首個此類法規引擎,它將複雜的國際法規通用報告標準轉換為數字法規規則,從而節省了98%的合規時間。

Compliy

Compliy是建立在亞太地區(APAC)最大的金融監管數據庫上的人工智能(AI)網絡平台。該解決方案通過授權法遵團隊廣泛訪問整個亞太地區的多個法規數據源,同時使用AI提取和共享寶貴的見解,然後快速確定關鍵的法遵行動,從而簡化和自動化法規變更管理。Compliy的總部位於越南胡志明市,並在新加坡設有辦事處。

Dathena

達特納

Dathena是基於機器學習算法的數據治理軟體的提供商。通過允許客戶篩選數據,他們可以識別,分類和分類數據,從而確保一致,準確的法規遵從性。

Deep Identity

趨勢科技服務器深度安全防護系統提供了一種全面而獨特的解決方案,可滿足身份治理和管理(IGA),合規性管理和數據治理要求。該公司提供了一種分層的方法,可以實現更好的可見性和控制,最終以經濟高效的方式自動執行合規性管理。Deep Identity總部位於新加坡,並在印度設有辦事處。

Edgelab

Edgelab透過為商業銀行提供具有高價值的技術解決方案,使其獲得長期成功。憑藉其廣泛的風險分析(符合MAS規範),銀行可以為其客戶提供適當的投資,並自動執行監管控制和報告。Edgelab的技術是基於API的模塊化,完全可自定義的,從而創建了一種簡單的方法來集成到現有系統中。該公司在瑞士和新加坡設有辦事處。

FinChatFinChat

FinChat的法遵軟體可幫助受監管的企業捕獲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進行的所有員工通信,然後將數據存儲在安全的服務器中。出於欺詐檢測,審計追蹤,爭議解決等目的,可以隨時檢視此數據。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數字財富管理公司Syfe宣布已成功完成由金融科技風險投資基金Valar Ventures牽頭的2520萬新加坡元(合1860萬美元)A輪融資。

該輪融資的其他參與者還包括Presight Capital和現有的投資者 Unbound ,這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的投資公司, 於2019年7月領導了Syfe的種子輪募資。

新一輪的融資將使Syfe進入新市場,開發新產品和服務,聘請頂尖人才並增強Syfe的技術平台,以繼續提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Syfe的數字財富管理平台成立於2017年,並於2019年7月公開發布,旨在挑戰複雜的財富管理資源的現狀,這些資源通常僅適用於高淨值個人或機構。

通過Syfe的自動化平台和可選的人工顧問支援,從初學者到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所有用戶都可以使用廣泛的財富管理服務。

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許可的數位財富管理公司 Syfe 推出最新產品 Syfe Cash+ 投資組合,與東南亞資產管理公司Lion Global Investors的資金構建,旨在使所有新加坡人都能增加積蓄,並且仍然可以完全使用其資金,沒有閉鎖期或條件限制。

Syfe也提供以房地產信託基金架構為基礎的投資產品,讓一般投資人有機會投資房地產的產品,並獲得較高額的回報,根據該公司的報告,過去 8 年以新加坡房地產為標的的產品,平均獲益率是11.84%。

Syfe成立於2017年,於2019年7月公開發行,並獲得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資本市場服務(CMS)許可,以開展零售和機構基金管理活動。

根據新加坡《金融科技新聞》(Fintech News Singapore)與阿里雲(Alibaba Cloud)合作編制的《新加坡2021年金融科技報告》(Singapore Fintech Report 2021),新加坡的金融科技行業在新法規,監管機構自身的金融科技倡議以及引入新加坡首家純網銀的推動下,在2020年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2021年1月發布的《新加坡金融科技報告2021》著眼於新加坡金融科技行業的狀況,強調了2020年取得的關鍵發展,這些發展將對未來一年的行業產生影響。

該報告指出,對於新加坡金融科技新創公司而言,2020年是豐收的一年,這些公司持續成長並受到投資。2020年,新加坡的金融科技投資達到3.46億美元,佔亞洲總投資的6.2%。

該行業繼續成熟,去年發生了幾筆收購交易,包括Grab收購了自動顧問金融科技公司Bento,以及保險技術公司Singlife與Aviva Singapore的合併

在這一年中,還發了4張純網銀牌照。中國螞蟻集團獲得了2份數位批發銀行牌照(DWB,僅限定服務中小企業及非個人客戶,服務內容包含存款及貸款等完整銀行服務),另外2張完整網銀牌照(DFB,具有完整的銀行服務權限,包含提供大型企業、一般個體戶完整的銀行服務)則給了 Grab-Singtel財團和SEA Group;Shopee和Garena。

這四家純網銀沒有傳統的實體銀行分支機構,推廣活動也幾乎完全線上營運。他們預計將透過應用最先進的技術來為傳統上難以取得金融服務的人們提供服務,從而撼動銀行業。新加坡的數位銀行將從2022年初開始營業。

2020年,新加坡展示了其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智慧國家和數位政府集團(SNDGG)開展開放銀行業務的承諾,並啟動了新加坡金融數據交易所(SGFindex)。基礎設施利用新加坡的國家數位身份驗證服務(SingPass),使公民能夠從不同的金融機構和政府機構取得其金融資訊。

利用SGFinDex,新加坡人可以透過金融機構提供的財務計劃服務以及新加坡政府提供的免費財務計劃數位服務MyMoneySense整合所有財務。

《新加坡金融科技報告2021年》:區塊鏈成為中心焦點

在新加坡各類金融科技領域中,區塊鏈和加密貨幣主導了當地的金融科技領域發展。

在新加坡確定的430家金融科技初創公司中,有19%在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垂直領域運營,使其成為最大的市場,超過支付領域(16%),投資及財富科技(14%)和法遵科技(11%)。

2020年,紐約市推出了一項價值1200萬新元的區塊鏈研究計劃,顯示了對該行業的支持。新加坡區塊鏈創新計劃旨在加速該技術的開發和採用,並將與近75家公司合作,在未來三年內從貿易、物流和供應鏈等領域構思17個與區塊鏈相關的專案。

同年,《支付服務法》(PSA)生效,要求加密貨幣企業從MAS獲得許可證,以遵守反洗錢/打擊資助恐怖主義(AML / CFT)法規。新加坡的新立法因其對新興資產類別和行業的監管清晰性而受到讚譽,並有可能吸引該領域的公司在該市開設商店。

2021年新加坡金融科技報告:MAS的支付現代化工作概述

在支付領域,新加坡在2020年繼續對其支付基礎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重點是互動性和即時交易。

MAS於2020年11月表示,從2021年2月開始,符合條件的新加坡非銀行金融機構將通過新的API支付網關直接串接該國的零售支付平台PayNow和FAST。

從客戶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電子錢包用戶將很快能夠在銀行帳戶之間以及不同電子錢包之間進行資金轉帳。目前,大多數電子錢包只能通過信用卡或借記卡儲值,並且不能在電子錢包之間轉移資金。

新加坡還一直在與鄰國合作,以串接零售支付基礎設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於2020年12月宣布,新加坡與泰國國家快速支付系統之間的聯繫將於2021年中正式啟用。該項目已經進行了三年,它將把新加坡的PayNow系統與泰國的PayPrompt連接起來,從而使跨境支付更便宜,更快捷。

MAS董事總經理 Ravi Menon 表示,監管機構有意與該地區其他中央銀行合作,以擴大整個東南亞的聯繫。

柬埔寨金融科技初創公司Clik已完成由Openway和Poems Pte Ltd以及幾位全球天使投資人領投的37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其中三分之一來自柬埔寨。

這將使Clik在2020年底前正式在柬埔寨正式啟動的同時擴大其產品工程和客戶服務團隊的規模。

Clik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Matthew Tippetts說,「我們種子輪的結束顯示投資者渴望為COVID -19後的『新常態』打造未來的服務。這也表示投資者在柬埔寨看到了誘人的投資機會,特別是在具有強大區域潛力的新創企業中。」

Clik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付款聚合商,能夠通過信用卡、錢包和銀行帳戶向消費者付款,同時使商家能夠接受此類付款。作為柬埔寨的獨立mPOS和SoftPOS商戶收單方,Clik以非接觸式(點擊付款)模式提供所有這些付款。

開發了自己的eKYC解決方案後,Clik可以在幾分鐘內加入消費者和商家,同時遵守數據隱私,安全性和銀行監管標準。未來Clik將有機會與柬埔寨國家銀行發行的區塊鏈虛擬貨幣Bakong合作。

另外,Clik與支付軟體身份驗證解決方案 MYPINPAD 建立了合作關係,以使用行動設備啟動電子支付。他們目前有近2500家商戶和5家金融機構參與其測試版計劃,並通過其合作夥伴吸引了超過56,000名商戶。

在此次融資中,Clik 還宣布了聘用 Patrice Vignes 為CEO 兼董事會成員、Olivier Mermet 擔任設計與策略長;Clik的副技術長 Denver Gibson 晉升為技術長,前技術長 Darren Jensen 持續擔任區塊鏈技術顧問。

Visa announced today that they have selected five startups to be part of their first Visa Accelerator Program in Asia Pacific.

Over the next four to six months, they said that the startups will focus on creating defined commercial opportunities to collaborate on new payment solutions with Visa and its extensive network of bank and merchant partners. A key goal for the accelerator program is to support startups that have launched successful solutions in their home markets as they plan their next stage of growth.Chris Clark VISA

Chris Clark

“Hundreds of startups came forward with outstanding ideas for new and enhanced commerce experiences, but the five participants we’ve selected truly stood out,”

said Chris Clark, regional president, Asia Pacific, Visa.

“We’re excited to work with each of the startups in our first cohort to bring their concepts to life and expand their businesses into new markets across the region.”

Here are the startups that are selected for the program:

Brankas:

Brankas

A startup focused on open banking solutions in South East Asia

DigiSecure 

DigitSecure

A payments solution company

Curlec

Curlec

A Malaysian based fintech startup focused on recurring payments

ModusBox

Modusbox

An open source payments platform for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real time payment networks

Open

Open

A neo banking platform for small businessses

柬埔寨的金融科技發展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落後於東盟的鄰國新加坡及越南,但由於電子支付迅速普及,和大量民眾沒有銀行帳戶的背景因素,該國的金融科技產業穩定的發展。

根據湄公河戰略合作夥伴和Raintree Development的報告,截至2019年初,金融科技是柬埔寨最大的科技產業,約有50家公司。其中發展最熱絡的項目是電子支付。

以下為柬埔寨5家較大型的新創公司(本土新創,非外國企業但設立分部,例如來自迦納的保險技術品牌 Bima或泰國的電子支付服務商TrueMoney。),藉由這5家公司的發展狀況可以略知概況:

Spean Luy 行動小額貸款

Spean Luy 成立於2016年,是推出小額貸款行動服務 Spean Loan的開發商和運營商。Spean Loan 讓使用者可以在10分鐘內申請一筆小額貸款(50美元至1,000美元),而無需繁複的文書工作,也無需參觀實體分支機構。

背後支撐高效的貸款服務的,是他們的信用評分系統,透過機器學習來高效、準確地評估客戶的還款能力。

Spean Luy於2019年2月在東京的Showcase Capital領投下,募集了30萬美元,並計劃在整個亞洲進行擴張。

Clik Payment 電子支付整合服務

Clik Payment 成立於2016年,該公司的平台將匯聚所有付款方式,並收集交易數據,藉由這些數據進一步提供商家有關消費者的分析報告,並在未來持續推出品牌行銷顧問服務和行銷工具給他們的客戶。

2019年,這家新創公司被HPMG和H2 Ventures評選為新興50家金融科技新創公司。

Wing 行動網銀服務

Wing是柬埔寨名列前茅的金融科技公司,該公司提供線上的銀行服務,包括在地及國際匯款、賬單支付、電話儲值、網路購物、QR碼支付以及為公司行號的的薪資轉帳服務。

Wing 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超過7500個Wing Cash Xpress網點,並與40,000多家商家和全球行業領導者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其中包括萬事達卡、Visa卡、西聯匯款,速匯金,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Pi Pay 電子支付服務

Pi Pay於2016年推出,是柬埔寨領先的電子支付提供商,其支付平台主要提供消費端的支付體驗,將傳統消費時的體驗、社交活動與生活方式融合,建立完整的線上支付場景,包括聊天、地圖和尋找朋友等等,在柬埔寨不斷發展的零售合作夥伴網絡。

Pi Pay與另一個柬埔寨行動錢包服務 SmartLuy 於2020年合,SmartLuy是由柬埔寨電信服務提供商Smart Axiata經營的移動錢包平台。目標是合作創立該國最大的支付平台。

截至2020年1月,Pi Pay擁有近30萬用戶,交易價值超過3.5億美元。Smart Axiata為大約800萬訂戶提供服務。

BanhJi,提供中小企業會計解決方案

BanhJi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屢獲殊榮的金融科技新創公司,提供針對柬埔寨微型和小型企業的量身定制的會計解決方案。

該公司的金融平台匯集支付及融資的生態系統提供給他們的客戶,並讓客戶能夠獲得金融服務和營運資金融資。

去年,BanhJiWing合作,為金融科技的中小企業(SME)客戶提供了免費使用其會計平台的權限。截至2019年6月,柬埔寨約有5,000家中小型企業使用了Wing,而BanhJi約有3,000家中小型企業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