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法遵科技

Category

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數位資產近幾年呈現爆炸式成長,去年 11 月市值超過 3 兆美元。各國監管機構也高度關注加密資產的發展,因為加密貨幣也造成了一些非法金融行為。而對俄羅斯的一系列制裁使加密貨幣監管成為更重要的優先事項。美國總統拜登 3 月簽署行政命令,訂定數位資產監管指引,接著我們會看到各部會積極討論加密資產的監管方案,同時這也將加強美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領導地位。

Biden 的行政命令

2022 年 3 月 9 日,拜登總統簽署了一項關於確保負責任地發展數位資產的行政命令。這是監管加密貨幣活動的「有史以來第一個全面架構」。該順序重點關註六個領域:(i) 消費者和投資者保護,(ii) 金融穩定和系統性風險,(iii) 預防非法金融,(iv) 美國的領導力和競爭力,(v) 金融包容性,以及(vi) 負責任的創新。

這項命令分配制定監管框架的任務給許多政府機構和辦公室,以及將邀請各個獨立機構(例如,美聯儲、CFPB、FTC、SEC、CFTC、FDIC 和 OCC)加入跨機構會議。該命令規定了提出框架的時限。

負責任金融創新法案

6 月 7 日,參議員 Kirsten Gillibrand (D-NY) 和 Cynthia Lummis (R-WY) 介紹了“負責任的金融創新法案”,提出了一個加密貨幣監管框架,該框架將分類大多數數字代幣作為商品由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而非 SEC 監管。

兩名美國參議員 Kirsten Gillibrand 與 Cynthia Lummis 在 6 月 7 日提出了一個加密貨幣的監管框架《負責任的金融創新法案》(Responsible Financial Innovation Act),在該法案中,主要將大多數的數位資產應該歸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管轄,而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該法案較支持以有彈性的方式促進加密貨幣發展,因為 CFTC 為美國政府所建立的獨立部門,負責監管美國的衍生品市場,包括期貨或某些種類的期權,其監管會比 SEC 寬鬆許多。

SEC 的強力監管

SEC 也正在全力制定關於加密貨幣的監管規則,此前他們已認定首次代幣發行(ICO)受到證券法的管轄,要求業者在執行 ICO 前必須先向 SEC 註冊。2022 年 4 月,SEC 主席 Gary Gensler 表示,佔加密貨幣交易 99% 的前五家交易所「可能是交易證券」,應該必須在 SEC 註冊並遵守適用法律。Gensler 還敦促加強對穩定幣和其他加密代幣的金融監管。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到不可替代代幣 (NFT) 與 ICO 一樣,許多新項目似乎都在迴避證券法,部分沒有中央管理員,另一部分是因為代幣代表遊戲內物品或數位收藏品。但是,如果這些代幣作為投資出售,它們仍應受證券法的約束。

監管機構的另一個可能關注點是穩定幣的擴散,區塊鏈代幣的價值與美元或其他法定貨幣掛鉤。大多數穩定幣通過保留大量現金、國債或其他低風險資產來支持其掛鉤。

2022 年 5 月,SEC 宣布將其網絡部門的工作人員從 30 人增加到 50 人,並將其重新命名為加密資產和網絡部門,以加強加密貨幣法規的執行。

機構外的聲音

在行政命令發佈後,1500 名技術專家共同撰寫了一封「支持負責任的金融科技政策的信」,在信中抨擊加密貨幣風險太大且未經證實,表示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資產投資的災難正在發生,例如該技術不是很好、並且會有許多 NFT 和龐氏騙局激增。

一周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權倡導者向美國立法者發出反駁,捍衛加密資產的金融包容性價值。他們指出加密貨幣除了用於交易和投機投資之外,實用性在近幾個月看到了顯著的體現:許多不同國家的人們通過加密支付向烏克蘭發送了數千萬美元、逃離該國的烏克蘭人運用冷錢包便能夠更輕鬆的隨身攜帶他們的錢。此前阿富汗人民在塔利班接管時也有類似的情勢。

人權組織批評前述觀點主要來自於經濟相對穩定的區域居民,享受著法定貨幣是美元或歐元,從未經歷過貨幣殖民主義、凍結銀行帳戶、剝削性匯款公司、與全球金融體系脫鉤等等金融危機。

「如果國會打算限制美國人使用比特幣,他們需要知道這將對全世界依賴它的數百萬人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人權基金會策略長格拉德斯坦說。

參考資料:

在今年第一季時,柬埔寨政府宣布確立「第65號法令」,將開始執行電子商務增值稅。

第65號法令正式將電子商務定義為購買、出售、租賃或交換產品 / 服務的活動,包括電子和一般商業活動。其目的是「對由柬埔寨人產生收入但未在柬埔寨註冊的公司提供的此類服務徵稅」,其中包括 Netflix、Amazon、阿里巴巴、Facebook 及 google 等公司。

person holding black android smartphone

第65號法令是什麼意思?

根據 2021年4月8日簽署的第65號次級法令,柬埔寨已加入該地區的其他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和越南,實施有關電子商務的新規則。以符合 OECD 對「非當地企業向當地消費者進行銷售」的規範。

從此以後,未註冊於柬埔寨境內、未設置辦事處的外國企業,若向柬埔寨消費者提供電子商務商品或服務,其營收達到要求門檻,則必須向柬埔寨稅務機關進行註冊以納稅。

範圍包含 B2C 及 B2B 的交易,違反稅法可處以 500 萬高棉里爾(約1,250美元)至1000萬高棉里爾(約2,500美元)的罰款和/或監禁1個月至1年。

自評制度標準
小型納稅人小額納稅人是指滿足以下任何一條件之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
– 農業,服務和商業領域的年營業額*從2.5億瑞爾(62,500美元)到10億瑞爾(250,000美元);
– 工業部門的年營業額從2.5億瑞爾(62,500美元)到16億瑞爾(400,000美元)
– 在連續三個日曆月的任何時期內**的營業額或預期營業額超過6000萬瑞爾(15,000美元);
– 參與任何有關商品和服務供應的投標或報價。
中等稅率中型納稅人包括具有以下條件的任何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
– 農業部門納稅人的年營業額從10億瑞爾(250,000美元)增至40億瑞爾(1,000,000美元);
– 服務業和商業業納稅人的年營業額從10億瑞爾(25萬美元)到60億瑞爾(150萬美元);
– 工業部門的年營業額從16億瑞爾(400,000美元)到8,000瑞爾(2,000,000美元); 
中型納稅人還包括:
– 成立為法人實體或代表機構的企業;
– 國家和地方政府機構,協會或非政府組織,或這些機構下的項目:外國使領館,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的技術合作機構。
大納稅人大型納稅人包括獨資,合夥或法人實體, 具有:
– 農業部門納稅人的年營業額超過40億瑞爾(25萬美元)(公司/獨家代理商/合作夥伴);
– 服務業和商業業納稅人的年營業額為60億歐元(1,500,000美元);
– 工業部門的年營業額超過8,000 KHR(2,000,000 USD)。 
大型納稅人還包括:
– 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
– 跨國公司的子公司;
– 註冊為合格投資項目(QIP)的企業***

*“營業額”是指與納稅人的業務活動有關的應課稅商品和服務的供應水平。
**日曆月份:在同一納稅年度內

為什麼「突然」收取稅收?先了解近年柬埔寨官方的電商規劃

近年來,電子商務已成為柬埔寨政府議程中的優先事項。數位化被認為是柬埔寨未來增長的關鍵。我們可以從以下的政策與法規,看出柬埔寨政府對於電子商務規劃的企圖:

  • 2019年,柬埔寨商務部正式頒布《電子商務法》,規範所有使用電子系統進行的商事和民事行為(該法已於2020年通過),並於於2019年生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 2020 年 11 月 25 日,商務部正式啟動了國家電子商務戰略,被視為將諸多經濟領域數位化的指導準則。包括法律和監管框架、中小企業法規、資通信技術(ICT)基礎設施、數位知識基礎設施、支付系統、國內電商物流、跨境貿易、融資管道等等完善電子商務產業的政策。
  • 從 2020 年開始允許使用數位合約和數位簽名。

為了更好地公告電子商務戰略,商務部還發布了高棉語和英語的雙語影片。這樣就不難理解,官方通過65號法令的用意。

柬埔寨前景如何?

具體來說,柬埔寨正進入電商快速成長的時期,可以從 Statista 的統計略知一二:

  • 電子商務市場的收入預計將在 2021 年達到 2.51 億美元。
  • 預計收入將呈現 8.94% 的年增長率(2021-2025 年復合年增長率),預計到 2025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3.54 億美元。
  • 該市場最大的細分市場是時尚,預計 2021 年的市場規模為 8100 萬美元。
  • 預計 2021 年的市場規模為 15.425.51 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收入來自中國。
  • 在電子商務市場,預計到 2025 年用戶數量將達到 780 萬。
  • 2021 年用戶滲透率將達到 32.9%,預計到 2025 年將達到 44.1%。
  • 用戶平均收入 (ARPU) 預計為 45.06 美元。
people walking on street during nighttime

當然,柬埔寨作為開發中國家,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提高人民對電商和線上世界的了解與共識、擴大網際網路的覆蓋率和有效性,或提高年輕人的數位認知和勞動力品質。柬埔寨的電子商務潛力巨大,而政府在法律和監管框架方面一系列的措施,也顯示著柬埔寨正在往正確方向邁出。

金融科技的新領域法遵科技 Regtech 迅速擺脫了金融科技的陰影蓬勃發展,尤其在新加坡大放異彩。

並非純粹是合規行為

Regtech 主要目標是透過技術解決法規挑戰。但是在很多情況下,這不僅是檢查工具而已,他可以為客戶帶來完整卓越的體驗。

以星展銀行的新銀行服務為例,該服務使他們的財富管理客戶能夠透過Whatsapp和微信與星展銀行客戶經理進行互動。該產品是與Regtech新創公司FinChat合作開發的,有望在滿足嚴格的監管要求的同時,節省DBS 10,000個工時,並更快地服務客戶。

監管機構的舉措

新加坡對技術的重視還體現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董事總經理 Ravi Menon 在2018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開幕式上的演講。

在演講中,他分享了發展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的6個核心重點,其中一半與Regtech密切相關。數位身份認證 e-KYC、數位治理和創新平台。儘管創新平台是廣義技術,並非 Regtech 獨有,但它可能包含其中的某些要素。

在e-KYC方面,新加坡在 MyInfo 計劃中顯示了領導地位,該計劃是一項數位服務,使公民能夠授權第三者運用其數據。

在這項計劃的支持下,MAS和Govtech去年開始在4家銀行進行試點,以使消費者能夠使用MyInfo開設銀行帳戶。如今,新加坡人可以藉助此計劃立即開設銀行帳戶或在線申請信用卡。據拉維說,現在有20多家金融機構正在使用MyInfo提供110多種數位金融服務。

從那時起,相關行業團體發起了幾項舉措,以促進該市的法遵技術發展。五月2019年,新加坡Fintech協會(SFA)推出一個 Regtech 小組委員會,以促進行業和簽署與澳大利亞的 Regtech 協會了解,以便更好地與該地區的生態系統 Regtech 簽署一個備忘錄。同月,新加坡、香港和日本金融科技協會的 Regtech 委員會聯合啟動了APAC Regtech 交流網,以加強跨亞太地區在 Regtech 教育和整個亞太地區實施方面的合作。

Regtech領域重要的企業

艾達科技

愛達

AiDA Technologies專注於基於 AI 和 ML 的預測分析和智能系統。這些系統提供解決方案,以增強人類專家根據大量信息做出決策的能力。

蚜蟲

apiax

Apiax將卓越的法遵知識與出色的技術能力相結合,使公司遵守法規從根本上變得非常簡單。Apiax是將書面法規轉變為數位法遵的先驅,並且提供的產品非常適合開放式銀行和API經濟。如今,Apiax擁有一支由30多名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組成的團隊,並在蘇黎世,倫敦和里斯本設有辦事處。

Apvera

Backpack

Apvera

Apvera是自動化威脅情報解決方案的提供商,該解決方案可以幫助組織檢測,預防和預測即時行為威脅異常。

Backpack提供多合一的後端辦公室SaaS解決方案,以幫助金融服務公司最大程度地提高運營效率並刺激收入成長。解決方案包括為金融服務量身定制的CRM、法遵解決方案、支付整合、銷售軟體和API銷售、360度商業報告。

Cashshield

卡普盾

CashShield 是一家線上企業風險管理公司,可幫助公司管理其支付欺詐風險並防止惡意帳戶接管。它利用即時模式識別和被動行為生物特徵來篩選交易。

Centenal

Centenal總部位於新加坡,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為財富管理公司提供數位化運營和合規解決方案。Centenal屢獲殊榮的CRS專家是同類產品中首個此類法規引擎,它將複雜的國際法規通用報告標準轉換為數字法規規則,從而節省了98%的合規時間。

Compliy

Compliy是建立在亞太地區(APAC)最大的金融監管數據庫上的人工智能(AI)網絡平台。該解決方案通過授權法遵團隊廣泛訪問整個亞太地區的多個法規數據源,同時使用AI提取和共享寶貴的見解,然後快速確定關鍵的法遵行動,從而簡化和自動化法規變更管理。Compliy的總部位於越南胡志明市,並在新加坡設有辦事處。

Dathena

達特納

Dathena是基於機器學習算法的數據治理軟體的提供商。通過允許客戶篩選數據,他們可以識別,分類和分類數據,從而確保一致,準確的法規遵從性。

Deep Identity

趨勢科技服務器深度安全防護系統提供了一種全面而獨特的解決方案,可滿足身份治理和管理(IGA),合規性管理和數據治理要求。該公司提供了一種分層的方法,可以實現更好的可見性和控制,最終以經濟高效的方式自動執行合規性管理。Deep Identity總部位於新加坡,並在印度設有辦事處。

Edgelab

Edgelab透過為商業銀行提供具有高價值的技術解決方案,使其獲得長期成功。憑藉其廣泛的風險分析(符合MAS規範),銀行可以為其客戶提供適當的投資,並自動執行監管控制和報告。Edgelab的技術是基於API的模塊化,完全可自定義的,從而創建了一種簡單的方法來集成到現有系統中。該公司在瑞士和新加坡設有辦事處。

FinChatFinChat

FinChat的法遵軟體可幫助受監管的企業捕獲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進行的所有員工通信,然後將數據存儲在安全的服務器中。出於欺詐檢測,審計追蹤,爭議解決等目的,可以隨時檢視此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