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區塊鏈

Category

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數位資產近幾年呈現爆炸式成長,去年 11 月市值超過 3 兆美元。各國監管機構也高度關注加密資產的發展,因為加密貨幣也造成了一些非法金融行為。而對俄羅斯的一系列制裁使加密貨幣監管成為更重要的優先事項。美國總統拜登 3 月簽署行政命令,訂定數位資產監管指引,接著我們會看到各部會積極討論加密資產的監管方案,同時這也將加強美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領導地位。

Biden 的行政命令

2022 年 3 月 9 日,拜登總統簽署了一項關於確保負責任地發展數位資產的行政命令。這是監管加密貨幣活動的「有史以來第一個全面架構」。該順序重點關註六個領域:(i) 消費者和投資者保護,(ii) 金融穩定和系統性風險,(iii) 預防非法金融,(iv) 美國的領導力和競爭力,(v) 金融包容性,以及(vi) 負責任的創新。

這項命令分配制定監管框架的任務給許多政府機構和辦公室,以及將邀請各個獨立機構(例如,美聯儲、CFPB、FTC、SEC、CFTC、FDIC 和 OCC)加入跨機構會議。該命令規定了提出框架的時限。

負責任金融創新法案

6 月 7 日,參議員 Kirsten Gillibrand (D-NY) 和 Cynthia Lummis (R-WY) 介紹了“負責任的金融創新法案”,提出了一個加密貨幣監管框架,該框架將分類大多數數字代幣作為商品由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而非 SEC 監管。

兩名美國參議員 Kirsten Gillibrand 與 Cynthia Lummis 在 6 月 7 日提出了一個加密貨幣的監管框架《負責任的金融創新法案》(Responsible Financial Innovation Act),在該法案中,主要將大多數的數位資產應該歸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管轄,而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該法案較支持以有彈性的方式促進加密貨幣發展,因為 CFTC 為美國政府所建立的獨立部門,負責監管美國的衍生品市場,包括期貨或某些種類的期權,其監管會比 SEC 寬鬆許多。

SEC 的強力監管

SEC 也正在全力制定關於加密貨幣的監管規則,此前他們已認定首次代幣發行(ICO)受到證券法的管轄,要求業者在執行 ICO 前必須先向 SEC 註冊。2022 年 4 月,SEC 主席 Gary Gensler 表示,佔加密貨幣交易 99% 的前五家交易所「可能是交易證券」,應該必須在 SEC 註冊並遵守適用法律。Gensler 還敦促加強對穩定幣和其他加密代幣的金融監管。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到不可替代代幣 (NFT) 與 ICO 一樣,許多新項目似乎都在迴避證券法,部分沒有中央管理員,另一部分是因為代幣代表遊戲內物品或數位收藏品。但是,如果這些代幣作為投資出售,它們仍應受證券法的約束。

監管機構的另一個可能關注點是穩定幣的擴散,區塊鏈代幣的價值與美元或其他法定貨幣掛鉤。大多數穩定幣通過保留大量現金、國債或其他低風險資產來支持其掛鉤。

2022 年 5 月,SEC 宣布將其網絡部門的工作人員從 30 人增加到 50 人,並將其重新命名為加密資產和網絡部門,以加強加密貨幣法規的執行。

機構外的聲音

在行政命令發佈後,1500 名技術專家共同撰寫了一封「支持負責任的金融科技政策的信」,在信中抨擊加密貨幣風險太大且未經證實,表示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資產投資的災難正在發生,例如該技術不是很好、並且會有許多 NFT 和龐氏騙局激增。

一周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權倡導者向美國立法者發出反駁,捍衛加密資產的金融包容性價值。他們指出加密貨幣除了用於交易和投機投資之外,實用性在近幾個月看到了顯著的體現:許多不同國家的人們通過加密支付向烏克蘭發送了數千萬美元、逃離該國的烏克蘭人運用冷錢包便能夠更輕鬆的隨身攜帶他們的錢。此前阿富汗人民在塔利班接管時也有類似的情勢。

人權組織批評前述觀點主要來自於經濟相對穩定的區域居民,享受著法定貨幣是美元或歐元,從未經歷過貨幣殖民主義、凍結銀行帳戶、剝削性匯款公司、與全球金融體系脫鉤等等金融危機。

「如果國會打算限制美國人使用比特幣,他們需要知道這將對全世界依賴它的數百萬人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人權基金會策略長格拉德斯坦說。

參考資料:

從去年(2021)「NFT 之夏」以來,越來越多投資人注意到加密貨幣市場,相關產業的工具與標的也蓬勃發展;這段期間,當我們與客戶見面時,客戶總是會問:「加密貨幣,你們怎麼看?可以投資嗎?」
比特幣、以太坊、智能合約、DeFi、GameFi、CeFi、Dex……我們雖然一直都有在進行相關領域的嘗試、研究與投資,但目前還不夠成熟變成服務提供給我們的客戶;因此資訊先行,我們會將我們所理解到的加密貨幣世界,以「元宇宙」(metaverse)為題的系列文章呈現給大家。我們會盡量使用淺顯的文字,將我們對加密貨幣的理解寫出來,為我們客戶打開加密世界理解的大門。
當然,這些資訊都是中性的,不包含任何投資建議,我們目的是希望建立起您對元宇宙想像,也希望能激起更多交流的漣漪。
若有任何建議與回饋,歡迎來信:contact@sidehustlefq.com
每個人也許都有自己看待產業的一套觀察視角,我們也不例外,如果有人問起我們:「你相信加密貨幣嗎?」與其試著談論相信與否,我們更傾向展現以下五個參考指標。

評估指標1:比特幣的 MVRV 值

作為數位黃金的存在 – 比特幣現在依然是公認的加密世界王者,很多人說它像是投資工具,不過還是有基本面存在,通常在評估時,會使用 MVRV 值,MVRV = MV / RV。裡面的MV為流通市值(Market Cap),RV為已實現市值(Realized Cap,RV),不精確地說:你可以看成是比特幣的本夢比。

流通市值比特幣當前價格乘以流通貨幣的數量。就像一般金融市場的市值,即(股價)乘上(股票數量)。已實現市值指的是「比特幣最近一次從一個錢包發送到另一個錢包時的價值」,也就是最新成交價。簡單來說,我們透過兩者相除,扣掉了市場上的波動,被視為更真實的比特幣長期價值衡量標準。(畢竟市值受到資訊面的影響很大)

它既考慮了實現的上限,也考慮了市值;白話文就是:如果你不是一個比特幣的長期信仰者,那麽在 MVRV 值小於 1 時買進,並在大於 3 的時候賣出,將會是你的最佳策略。根據過往數據顯示,MVRV值在 3 以上的時間正在逐漸縮短。2011年,MVRV 在 3 以上停留了四個月。在2013年,它在那裡停留了10週,在 2017 年停留了三個星期,去年2021年它只停留了3天。

除了比特幣自身的趨勢與交易頻率,超過 1.5% 的比特幣供應已經透過 BitGo 協議綑綁在以太坊上,是 2021 年底鎖定的兩倍多。但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數百萬比特幣也開始以不同形式「衝擊」其他區塊鏈。首先 BTC 將成為其他 Layer 1(其他區塊鏈)的儲備,這大大增加了生態系的規模以及可信度,「跨鏈橋接」協議的蓬勃發展也將解鎖更多點對點交換 — 那麼比特幣更能成為其他貨幣的擔保與中心。而市場大眾對穩定幣(有等值法幣為擔保的加密貨幣)之獨立性、遭受審查阻力或抵押是否真實存在的擔憂將有可能導致市場對比特幣抵押加密貨幣變成一個更好的選擇。

目前 BTC 的市值約等於 Defi 市值的 2.5 倍,但作為營運資本的抵押率卻要低得多,這意味著它的槓桿率不足,而且 BTC 作為 DeFi 抵押品的上限比 ETH 高得多,發展仍可期。不需要信仰,也會判斷這個比率在可見的未來將會持續上升,越來越多的長期比特幣持有者將會意識到他們使用比特幣抵押,將能以更便宜的利率借款。

評估指標2:最重要的科技基礎建設公司 – 以太坊

比特幣是黃金,那在加密貨幣世界內,以太坊就是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講的 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不為別的,只因它正在打造加密世界的基礎設施,剩下的問題就是:以太坊能否超越微軟、蘋果或谷歌?如果可以,就會是現在市值的 3-5 倍。它可以使所有五個加起來都黯然失色嗎?那市值的可能性將是現在的 15-20 倍。

評估指標3:Solana 區塊鏈的 Sol 幣 / 仿鏈

在仿鏈當中,Solana 做為最被看好的以太坊殺手,可以完全想見,基本上對齊的對象就是以太坊。像這樣爭奪「第二名」的區塊鏈不在少數,也就是說你要馬買以太坊,要馬買一籃子其他資產做空以太方。而不論哪一端蓬勃發展,都會帶動另一端的追逐與對抗。

評估指標4:去中心化金融 – Defi vs 傳統金融

你應該怎樣都沒有想到,被大肆報導「金融未來」的 DeFi ,其交易量,不到全球銀行市值的 1%,那長期有多少上漲空間?

當然一些頂級 DeFi 協議的價格已經停滯,但如果你確信加密資本市場將加速取代中心化機構,它可能會提供比當今市場上其他地方更好的風險回報機會。在 Defi 領域,仍然有許多你該注意的不利條件,像是:協議間競爭非常激烈、監管審查即將到來、技術漏洞無處不在以及系統性違約,都可能會削弱整個市場,而高昂的 gas fee(礦工費,可以看作交易手續費)正在削弱小單位的經濟動能。但這些都無損於 Defi 的擴張以及他可以為市場帶來的想像 — 這點我們可以從許多指標看得出來,只不過目前的所有「Defi 數學」,高機率只適用於鯨魚玩家。

評估指標5:藝術品?身份證?還在被定義的 NFT

DappRadar 在 2021 年 9 月初估計 NFT 市值為 140 億美元,此後該數字一直在上升。

在 2022 年的此刻往回看,NFT 顯然為整個加密貨幣世界的用戶經濟打開了一道通往設計領域的門,而這個垂直市場的長期規模和範圍都非常大。 想像一個在加密貨幣世界裡的路易威登母集團 LVMH($375B),而有加密貨幣「最強交易手」之稱的三箭資本(Three Arrows Capital) 創辦人Su Zhu 認為 NFT 市值估計有潛力可以上看 10% 的加密貨幣整體市值(今天的 $225B)。

儘管「發了就跑」、「破發」事件層出不窮,但不需要因此看壞這個市場,這些現象只是更多地說明了目前流向 NFT 的資本,是屬於創造者和基礎設施建設者的機會,而不是大多數特定 NFT 特項目。

是信仰還是理性觀察?

加密貨幣是觀察?是信仰?是投機?還是未來呢?看到此處的你,或許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但說不定以下一些客觀事實能夠幫助我們思考。

加密貨幣領域在 10 年內創造出 3 萬億美元的流動價值,幾乎可以與所有其他風險投資支持的新創公司總額相媲美。而經過了 2014、2015 年以及 2018、2019 年的泡沫洗禮,創投們也學到了一些事情,開始將部份資產佈局在較高風險的新興幣種,然後也不會變現成現金,反而會移去權值股,例如 BTC、ETH、SOL 上面。

交易方面,根據 Dove Metrics 的數據,我們在 2021 第三季的 423 筆交易中看到了 80 億美元的私人投資,幾乎是自年初以來投資的 178 億美元的一半,這已經超過了前六年的總和。

回過頭來,我們認為,其實關鍵在於試著回答以下這五個問題:

  1. 你認為,中心化世界是否仍在崩潰?(表示世界需要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不管他最後是不是比特幣或是以太坊)
  2. 你認為,Web3 是否正在對樂觀的未來下注?(表示這個產業內是否處於成長前期)
  3. 你認為,目前被視為 Wev3 產業的最新應用(DAO、NFT)是否仍然值得在下一個建設階段進行大量投資?(表示這個產業內是否處於成長前期)
  4. 你認為,在下一次熊市來臨時,是否更容易找到基本面強大的投資項目?
  5. 你認為,是否仍有充足的資金來資助所有 Web3 裡有趣的事情?(表示願意參與其中建設的規模有多大)

有可能你的答案是以上皆是,但也有可能一百年後,這些東西全部都會消失;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區塊鏈的技術框架與應用軌跡,肯定會被留下。

(本文僅做討論與分析用,並不包含任何交易購買建議,進入加密貨幣世界之前請 DYOR – Do Your Own Research)

從去年(2021)「NFT 之夏」以來,越來越多投資人注意到加密貨幣市場,相關產業的工具與標的也蓬勃發展;這段期間,當我們與客戶見面時,客戶總是會問:「加密貨幣,你們怎麼看?可以投資嗎?」

比特幣、以太坊、智能合約、DeFi、GameFi、CeFi、Dex……我們雖然一直都有在進行相關領域的嘗試、研究與投資,但目前還不夠成熟變成服務提供給我們的客戶;因此資訊先行,我們會將我們所理解到的加密貨幣世界,以「元宇宙」(metaverse)為題的系列文章呈現給大家。我們會盡量使用淺顯的文字,將我們對加密貨幣的理解寫出來,為我們客戶打開加密世界理解的大門。

當然,這些資訊都是中性的,不包含任何投資建議,我們目的是希望建立起您對元宇宙想像,也希望能激起更多交流的漣漪。若有任何建議與回饋,歡迎來信:contact@sidehustlefq.com

元宇宙的背後 – 區塊鏈,其實跟網際網路是類似的概念?

在進入元宇宙之前,我們先問自己這個問題:如今人人都上著網,但又有多少人理解 www 網際網路的協議、wifi 的技術、網站與 App 的框架呢?

答案顯而易見,而且理直氣壯 — 是的,我們並不知道以上所有東西的底層技術細節,但我們或多或少都正在關注它們的應用層面。

區塊鏈也是一樣的東西,它是組成元宇宙的基礎、一種密碼學的算法、一種協議,但現在你只需要知道它的共識機制能夠建構起一個「去中心化」(沒有中央管理員)的虛擬世界,每個參與其中的用戶,既是服務享受者,更是服務監管者。所以它的「不可篡改」特性也很好理解,因為當用戶多到一定程度時,你不可能修改所有人的記憶。

所以你可以將元宇宙理解為新時代的 www(網際網路),這也正是它被稱為 Web3 的原因。(Web2.0 即是以 Google、Yahoo、FB……等網路巨頭為代表的一個世代),或是我們引用矽谷知名創投 a16z 創辦人 Chris Dixon 的定義:We3 是一個加密貨幣所精心策劃的網際網路,這個網路,由服務建設者和用戶所共有。

一如我們所理解的網路世界,是由網站、App 所建構起來的,Web3 也會有他們的「網站」與「App」。所以出現了比特幣與以太坊。

比特幣 – 元宇宙世界的黃金、第一條區塊鏈、也是第一個應用

2008 年,由雷曼兄弟等中心化金融大鱷所引起的金融海嘯,凸顯現行經濟體系的脆弱,並撕開了金融界「相信專業人士」的假面,他們貪婪、會出錯、更會為了自身利益犧牲經濟體系。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中本聰帶著比特幣算法橫空出世,創造了第一條區塊鏈 – 比特幣主網(Bitcoin Main chain),並發行了第一款加密貨幣:比特幣。

它為後世所有區塊鏈應用做了許多經典的示範,像是透過「挖礦」行為,吸引用戶加入比特幣主網以維持不可篡改特性;設定「總共 2100 萬顆」與「每日出產礦量每四年減半」以控制通膨,構成了最初的代幣經濟機制;並且建立了「加密貨幣用於實體世界財貨交易」的可能。而在 2022 年的今天,居高不下的市值與用戶,就如同北極星指引區塊鏈產業的發展。

因此許多人會以「加密貨幣中的黃金」來比喻比特幣。

很難想像,當初中本聰的願景只是希望創造一個:完全由市場決定、沒有人監管的經濟流通。但為了解決當時經濟體系中心化的風險與問題,並實現區塊鏈的特性,提供「多人參與」的誘因必不可少,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區塊鏈應用都跟幣脫不了關係,這也是比特幣是區塊鏈第一種應用原因。

看著比特幣的背影,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以太坊的以太幣、最大交易所幣安的 BNB 幣、強調遊戲生態的 Solana 區塊鏈的 Sol 幣……加密貨幣快速發展,直到 2017 年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初始代幣發行)之亂「如果不知道要提供什麼服務,先發幣讓人用法幣兌換就對了」,使得加密貨幣的種類數量達到頂峰。其中有些加密貨幣是在同一條區塊鏈上發行,有些則是自己創造一條區塊鏈發行。

看到這邊你或許會有點疑惑。區塊鏈不是只有一條嗎?

沒錯,並不是只有一條;如果做一個簡單但沒那麼精確的比喻,每一條區塊鏈彼此之間的關係就像是 iOS 與 Android,雖然這兩個作業系統都有 LINE、Facebook 可以用,但有些軟體只會有 iOS 版本、有些遊戲只會有 ANdroid 版本。也就是說服務提供者,需要根據作業系統的不同來開發服務。

每一個作業系統(區塊鏈)所能使用的服務(代幣、交易所、遊戲),不一定相容於彼此,就像 Mac 打不開 pptx 檔,除非透過一些轉檔服務,也像有些網站當年不支援 IE、有些服務只有 App。

總有一天這些差異性會被消除,但那一天還沒到來。

以太坊 – 區塊鏈這麼棒,只用於貨幣是不是太可惜了?

比特幣出現以後,在用戶逐漸增長的過程中,其實也產生了一些技術問題,最被人詬病的,就是「交易速度慢」與「擴充性差」。儘管比特幣交易比人工結算快多了(每秒7筆),但是跟中心化電子傳輸比起來,效率可是遠遠不及。而「擴充性差」,則是因為中本聰當初設計出比特幣時,就是希望它是一個單純獨立於各種國家、機構權力以外的支付系統,自然不會考慮擴充。

因此後續出現了許多嘗試修改、補足比特幣不足的團隊,他們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這麼好的特性,不該只在貨幣上面被實現,應該有更多可能性。

夾帶這樣的願景,2013 年以太坊(以太區塊鏈)推出,與只能發行代幣的比特幣區塊鏈相比,用戶可以在上面發行「智能合約」與「應用程式」。前者的擴充,使得區塊鏈可以做更多層次的結算(從幣的交換,到幣與物品、服務的交換),最有名的應用,就是現在人人琅琅上口的 NFT 以及「去中心化組織 – DAO」,後者則是交易所、兌換所、遊戲等等的服務。

時至今日,以太坊已經不是一條普通的區塊鏈而已了,而更像是一個 Web3 的 App Store / Google Play。而區塊鏈世界也隱隱出現了更清晰的兩大寡頭輪廓:談到加密貨幣,以比特幣為尊;談到去中心化應用,則視以太坊為主。

雖然以太坊目前暫時領先,但 2021 年發生了「NFT 之夏」,根據 NFT數據公司Nonfungible.com的一份報告,去年NFT交易量達176億美元,比2020年8200萬的交易量相比增長21000%。

這樣的交易狂熱將以太坊推向了崩潰的邊緣,所有區塊鏈的缺點被無限放大,儘管更多的鏈上容量遷移到了以太坊新推出的第 2 層(Layer 2),但用戶依然大量湧向了被稱為仿鏈(戲稱是抄以太坊)的其他區塊鏈。

當然其他區塊鏈也沒有放過這樣的機會,紛紛想方設法解決以太沒能解決的問題、並突出自身的強項,以太坊也透過各項更新(推出側鏈 Polygan、EIP-1559提案、PoW 改成 PoS、Optimism 擴容、ZK Rollup)展開了新一輪激烈的競爭。

所以哪一條區塊鏈比較好?

要比較區塊鏈彼此之間的優劣,就不得不考量所謂「三難困境」,意即區塊鏈只能優先考慮「可擴充性」、「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之間的三個優先事項中的兩個。 所以當以太坊主網選了安全及去中心化,其他競爭對手當然紛紛的另外發展。例如 Polkadot 和 Cosmos主打可擴容,Solana 想要快速發展,因此犧牲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來換取速度。

但最後你我都知道,若要爭論 iOS 跟 Android 哪一個比較好?考量因素太多了,軟體、應用、硬體……都會影響我們決策,而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們且看這些參賽團隊發揮創意,如何提供人類更好的未來服務吧。

元宇宙就像是網際網路、區塊鏈就像作業系統、比特幣就像是黃金,而以太坊就像是 App Store / Google Play……一但兩相對照,你就會發現區塊鏈產業還在非常初期的發展階段,未來會變成什麼、變成多大,都很難說,但如果要理解元宇宙,那麼你最該了解(或最少需要了解的)就是比特幣與以太坊,畢竟截至目前,其他所有服務,都來自於這兩個原型。

Ron Shevlin 是《Forbes》金融科技 Snark Tank 專欄的作者,同時是 Cornerstone Advisors 的首席研究員,長期觀察銀行和金融科技趨勢、發布委託研究報告,並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建議。

他認為目前絕大多數的金融機構都在「假裝數位化」。銀行和信用合作社被高層逼著「數位轉型」,然後做的只是為過去的行業部署新工具,就誤以為他們已經在數位轉型了。

數位轉型在銀行業無處不在

根據 Cornerstone Advisors 的 2022 年銀行業現狀研究,迄今為止,75% 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已經啟動了數位轉型計劃。另有 15% 的單位計劃在 2022 年制定數位轉型策略。

調查顯示,在 2021 年啟動數位轉型的單位,有 28% 表示他們已經完成超過一半的計畫。對於在 2020 年開始進行數位化的那些單位,有更多(約 46%)至少完成了一半。

這個數據看來,銀行業對於數位轉型的腳步非常快。

數位轉型實際上沒有成效

銀行以為他們在數位化旅程中取得的進展與他們實際做到的並不一致。

那些才剛起步的數位轉型的機構,其中大約 40% 機構就表示,他們已經看到了對放貸率的「顯著」影響(定義為改善超過 10%)。這比那些執行數位化更久的銀行認為的要高。

在認為自己已完成超過 75% 轉型工作的銀行和信用合作社中,只有一半的貸款生產力顯著提高,28% 的銀行和信用合作社表示其運營費用結構顯著降低,不到 20% 的人產生了支付收入和其他非利息收入顯著增加。

數位轉型的幻覺

Ron 認為的銀行數位轉型,應該要解決銀行核心系統限制和結合新興的人工智慧 (AI) 工具和技術——但事實並非如此。

傳統核心系統的轉型方案

只有 16% 的金融機構表示,他們的核心供應商為他們的數位轉型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Cornerstone 調查的一位受訪者評論道:

「雖然金融科技公司和其他供應商吹噓即使是小型機構也可以數位轉型,但核心供應商不願意整合技術讓我們感到束手無策。即使真的開始了,還是要克服許多挑戰才能順利完成。」

然而,責任不能完全歸咎於供應商。

作為數位轉型的一部分,70% 的銀行不打算更換其核心系統。此外,很少有人計劃部署核心整合系統、介接平台或支付系統。沒有這些平台,沒有更換核心系統,就很難看到如何實現數位轉型。

根據 Cornerstone Advisors 合夥人 Brad Smith 的說法:

「數位轉型正在迫使許多機構做出關於核心系統的決策:應該要聯手核心供應商一起加大數位化力道,還是選擇一流的數位平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後者,因為他們認為核心供應商無法跟上創新、優化用戶體驗和系統整合的腳步。許多人現在正在轉而選擇下一代、數位原生的核心來運行他們的數位銀行,著眼於最終將他們的傳統銀行轉換為這些下一代核心。」

部署對話式 AI 工具和技術

對話式 AI 正在成為銀行業的一項基礎技術,有三個原因:

  • 處理品質 銀行業數位產品應用的流失率非常高。更麻煩的是:只有少數機構會在一個工作日內跟進潛在客戶,這是不可接受的。銀行需要將對話式 AI 工具作為一個關鍵業務流程,而不僅僅是一項銷售和服務工具。
  • 數據 純粹從客戶與數位管道或是應用程式的點擊路徑的數據難以分析客戶行為。從客戶與聊天機器人中收集的數據可以克服這些缺點。銀行需要將聊天機器人納入其數據管理策略的一環,而不僅僅是一項銷售和服務工具。
  • 個人化 太多的銀行僅僅著重於「提供個人化資訊」,但聰明的銀行明白真正的重點應該是「進行個人化對話」。然而,目前他們都仍在努力獲取數據以提供良好的個人化對話的服務。

然而,那些認為自己數位轉型進度已經超過 75% 的機構中,只有 18% 的機構部署了聊天機器人;但反而在那些覺得自己轉型完成度沒這麼高的機構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經部署了聊天機器人。

而像機器學習這種被認為會對銀行業產生更大影響的技術,在銀行中的滲透率更低。

擁抱真正的未來金融

銀行轉型的過程,常常只是在追趕 5 年前該做數位化,而非真正探索銀行的未來。

雖然未來是不確定的,但有一些趨勢將導致銀行業不同於今天存在的銀行業,其中包括:

1)嵌入式金融。 根據即將發布的 Cornerstone Advisors 報告,嵌入式金融——將金融服務整合到非金融網站、手機應用程序和業務流程中——將幫助銀行產生大約 500 億美元的銀行即服務 (BaaS) 收入。然而,很少有銀行將 BaaS 確定為其組織的策略重點。

2)去中心化金融。ethereum.org 在其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 的定義中表示,DeFi 「使用加密貨幣和智慧合約來提供不需要中介的服務。」 11:FS 的 Simon Taylor 認為「在為現實世界的借貸活動提供資金時,DeFi 可能會表現出色」並寫道:

「DeFi 協議執行真正的點對點借貸。它從不持有資產;它只是設定借款人和貸款人之間的價格。它以超低成本提供貸款的核心功能,因為它的固定成本幾乎為零。從本質上講,DeFi 可以省去中間人。」

但 Taylor 繼續說:

「許多人會建議 DeFi 的目標是切斷中間人,這沒有錯;我認為它沒有抓住重點。我認為我們不會生活在一個沒有中間商的世界裡。但我確實相信 DeFi 正在為數位經濟建立替代經濟支柱。」

我還沒有看到或聽說過一家銀行正在考慮 DeFi 將如何影響該機構的地位的數位轉型計劃。

3)元宇宙 在文章 《Metaverse 的博文中,銀行數位轉型的終結?》中 CoinYuppie 推測元宇宙將以多種方式改變銀行業,包括:

  • 識別驗證。在元宇宙中,身份驗證將透過 VR 眼鏡和包含安全芯片的元宇宙感應設備進行。
  • 即時運算建立的金融產品。在元宇宙中,虛擬產品經理使用手勢拖放數位產品製造的整個過程。
  • 遊戲和景點成為銀行流量的來源。您可以在珠穆朗瑪峰、塔里木盆地、崑崙山或九寨溝開設分店。該銀行將結合這些宏偉的地標,充分個性化其分支機構和展示其產品。

銀行需要進行真正有效的數位轉型

許多銀行的問題在於,他們所謂的數位轉型工作只佔一小部分,甚至不在整個組織整體策略的一部分。甚至有一些機構聲稱數位化是關於「文化」變革,而不是技術變革。

不要讓「數位轉型」成為一時時尚的管理名詞,銀行業應該執行真正的轉型策略。

參考資料:

雖然加密貨幣市場起起伏伏,從2008年至今一直被許多人質疑是否有能力形成一個良好的經濟體系。許多金融科技巨頭開始漸漸的把加密貨幣納入日常的支付情境,讓加密貨幣連結日常生活。這些支付服務巨頭並不認為加密是一種威脅,相反的,他們計劃利用加密技術來吸引新客戶。

幣安成立支付技術公司 Bifinity

加密貨幣交易所巨頭 Binance 推出了 Bifinity,這是一家支付技術公司主要提供法定貨幣兌換加密貨幣的支付服務,將為幣安用戶及其他區塊鏈平台提供服務,協助平台用戶更方便入金購買加密貨幣。Bifinity 可提供 API 給主流與加密貨幣業者,增添商業擴展性,支付解決方案支援超過 50 種加密貨幣與 VISA、Mastercard 等支付方式。

Bifinity還與加密錢包提供商和區塊鏈平台合作,包括Safepal 和 Zilliqa,為其用戶群提供法幣入口和出口解決方案,同時會透過合作夥伴關係,加強整合欺詐檢測和支付交易。

此外,線上支付平台Paysafe 將為 Bifinity 提供法幣到加密支付方面的監管知識,並提供白牌的嵌入式金融解決方案,增強 Bifinity 的收付款能力,並在世界任何地方進行無現金支付。 美國上市公司的機構級新加坡交易所 EQONEX、支付處理公司 Checkout.com 與 Paysafe 將協助拓展包含拉丁美洲與歐洲的支付處理。未來也將推出 NFT,用於購買支援服務。

Bifinity總裁 Heelen Hai表示,隨著加密貨幣和 Web3 經濟的持續增長,建立法幣入口的需求愈來愈大,以彌補傳統金融業與去中心化和集中式加密經濟間的差距。隨著 Bifinity 的推出,將加速並擴大加密貨幣的採用規模,以提升全球貨幣的自由度。

Stripe 再次支援加密貨幣支付

目前,美國最大的支付公司將加密網絡視為增長和擴張的機會。除了簡單的品牌重塑之外,這些支付公司 Visa、Mastercard 和 PayPal 正在努力將自己融入加密貨幣經濟中。

VISA、Mastercard 佈局數位法幣 CBDC

Visa 建立了一種在其網絡上轉移和結算 USDC 穩定幣的方法。2022年1月13日,Visa 宣布與以太坊區塊鏈軟體公司Consensys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創建一個專門為數位法幣( CBDC )設計的網絡。

關於 Visa,該公司計劃利用 Consensys 的Quorum網絡在 2022 年春季之前創建一個「CBDC 沙盒」。這意味著在短短幾個月內,Visa 和 Consensys 將完成一個可擴展且功能強大的網絡,為 CBDC 的推出做好準備。

12 月 16 日,ConsenSys 進一步宣布與 Mastercard 合作構建 Consensys Rollups。Consensys Rollups 是一種可擴展且以隱私為重點的模塊化軟件解決方案,可以連接到以太坊主網或 Quorum 的專用網絡。

同樣,Consensys 正在與萬事達卡合作,主要目的是為 CBDC 創建一個平台。除了數字貨幣發行,開發人員可以使用 Consensys rollups 構建 DEX 和其他 web 3 應用程序,而用戶可以使用該網絡進行小額支付、私人轉賬和納稅。

PayPal 可能推出自己的穩定幣

最近有分析師認為 PayPal 正在「探索」創建自己的穩定幣的機會。1 月 7 日,彭博社報導稱,嵌入在 PayPal 的 iOS 應用程序中的程式碼提到了所謂的「PayPal Coin」。

然而,PayPal 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有關這枚硬幣的信息來自該公司數字資產部門最近的一次內部黑客松。值得注意的是,在 PayPal 的 iOS 應用程序中發現的圖片還提到了 NEO,這是一個主要位於中國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約平台。

這告訴我們的是,與 Visa 和 Mastercard 類似,PayPal 正在積極研究和使用加密貨幣。

結論

大公司進入加密市場的速度比你想像的要快。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功能齊全的網絡將準備好託管零售支付和 CBDC。並且我們很快可以看到有國家的央行推出加密法幣。

參考來源:

隨著加密貨幣價格創新高,也帶動了 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應用 – NFT 浪潮大熱,這股熱潮襲向全球,每個地區都希望能參與其中。亞投行所支持的「亞洲發展 NFT 挑戰賽」於 2021 年 10 月舉行,在 DigitalxADB 活動的最後一場比賽中,由柬埔寨僑民(Todd Hunkin 和 Thomas Hesketh)創立的 Fauna Conservation NFT 贏得了挑戰。

但這並非柬埔寨第一次與 NFT 產生關聯。

非營利組織、王子、街頭藝術家與鐵道市集

Fauna NFT 利用 NFT 交易來改進傳統募資效率

Fauna NFT 透過出售稀有和瀕臨絕種動物的 NFT 收藏品,來籌集資金,以支持相關的保育計畫。NFT 銷售所得將會直接歸屬於非政府保護組織,這將有利於他們在柬埔寨的野生動物保護計劃,並提高民眾保育意識。

面臨目前百花齊放的 NFT 市場生態,Fauna Conservation NFT 創始人 Todd Hunkin 認為 Fauna 並不會是一個曇花一現的現象,最初的 NFT 銷售只是通往「非營利籌款去中心化歸屬」的開始,最終 Fauna 企圖建立自有的生態系統,並引發現行籌款方式的典範轉移。

在 11 月 8 日至 12 日舉行的 2021 年柬埔寨 CamTech 峰會上, 兩位創辦人在演說中提到。目前進行中的項目之一,就是是伊洛瓦底江豚(Orcaella brevirostris),這是一種主要分布於孟加拉灣,但在湄公河亦有少量的保育類動物­;然而,Fauna 更重要的目標是成為區塊鏈上的第一個非營利組織,並將 100% 的利潤用於保護動物,標語是「收集和保護」(Collect and Preserve)。

2021 年 8 月,BOAX NFT 宣布將其首個奧運主題 NFT 藝術作品「奧林匹克幸福」(Olympic Happiness),以 16,000 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柬埔寨王國的王室成員 Narithipong Norodom 。

NFT 市場的快速發展是金融科技領域最大的事件之一。我堅信金融科技及其改變每個人財務生活的能力……在這個特殊時期擁有他的第一個奧運 NFT 是我的榮幸,不僅表明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信仰,也表明我們致力於促進柬埔寨金融科技產業的發展。 — 引述自 Narithipong Norodom

奧運首個 NFT 作品:Olympic Happiness

Peap Tarr 是一位柬埔寨街頭藝術界的先驅之一。Peap 創造了一種獨特的街頭藝術形式,他在柬埔寨與包含可口可樂、三星、豐田、星巴克、Stella Artois等合作,創作企業藝術品,2021 年 11 月,Peap 透過 IG 展示了他在 NFT 平台上所出售的藝術作品。

2021 年 9 月 30 日,金邊郵報發表了一篇關於 Krama NFT 市場的文章,Royal Train Square 將推出 Karma NFT,也企圖成為「柬埔寨王國第一個 NFT 市場的實體所在地」。

Royal Train Square 的董事總經理 Scott Bolls 認為這座標誌性建築特別適合成為 Krama NFT 市場的基地,不僅是因為柬埔寨首次擁抱了最新的區塊鏈技術,如同從 1932 年起它就是王國新鐵路系統的中心。Krama NFT Marketplace 在新加坡註冊,該公司亦計劃在金邊的皇家火車廣場開設一個實體畫廊,展示 100 多件藝術、音樂和攝影作品等。並且每月舉行一次線上和實體拍賣。

Krama NFT Marketplace 平台正在開發中,計劃於 2022 年 3 月推出,將以以太幣 ETH 為拍賣主要貨幣。隨著 Karma NFT 的發表,Royal Train Square 也將舉辦促進當地藝術的倡議活動,據聞第一個拍賣系列將名為「Full Steam Ahead」,與柬埔寨兒童基金會 (CCF) 合作。

NFT 在柬埔寨的下一步,可以怎麼走?

如果從文化和藝術的角度來思考,不同的組織可以透過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化資產上鏈,並推出 NFT 賺取資金。NFT 的另一個好處是:藝術家/所有者通常會保留銷售百分比,如果 NFT 被多次出售,權利所有者將可以持續獲得獲得附加價值與收入。

不只如此,區塊鏈還能增進財務透明以及公眾參與,許多國家的文化保存組織,都面臨著「經費不足」的難題,而 NFT 藝術品,或許就是解方。而對於遍布全球的柬埔寨僑民來說,這也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概念——可能有潛在的投資者能以一種極為簡單的支付方式,輕鬆支持柬埔寨的遺產,以擁有這些歷史片段的 NFT。

儘管加密貨幣在柬埔寨的合法性仍然不明朗,但 NBC 正在推廣自有數位貨幣 Bakong,而擁抱區塊鏈技術,正與柬埔寨政府推動王國經濟數位化的目標一致。整個東南亞,也各自在探索 NFT 領域的應用如何與當代社會做結合,這些思考與嘗試充滿令人振奮的可能性,《亞洲時報》甚至聲稱亞洲很可能在未來兩年內成為 NFT 的最大市場。

不論未來是何種型態的應用,想像一下,當自己有機會擁有吳哥窟的 NFT,是不是很讓人興奮呢?

備註: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董事會實施了「禁止數位資產交易所交易非同質代幣 (NFT)」的新規定。

薩爾瓦多自2021年9月7日起,正式將比特幣列為法幣,成為第一個將加密貨幣列為法幣的國家,國際上除了擔憂外,各界也同樣引頸期盼這個「大型社會實驗」會引發什麼效益,作為未來各國面對加密貨幣的政策參考。經過一個多月,已經有一些現象值得分享。

有一半人口採用薩國的比特幣錢包 Chivo

為了促進該貨幣的使用,政府推出「Chivo 錢包」讓薩爾瓦多公民可以透過錢包轉移比特幣進行消費,還贈送了每位公民約 30 美元的比特幣,並且限定只能消費不能提領,以衝高接受度與使用率。Chivo 錢包也串連了國內外專屬的 ATM 機,讓公民可以取出美元,或甚至從國外跨國存款。這些服務讓許多原本沒有銀行帳戶的人可以獲得金融服務。

薩爾瓦多總統Bukele 當初在推行比特幣成為法幣時,強調此政策可以大力協助眾多需要跨國匯款回鄉的旅外公民減低跨國手續費支出。依據統計,該國有 1/5 GDP都是跨國匯款回國,這個政策實施之後也確實幫助了許多國民。

9 月份時,總統 Bukele 表示,已有 300 萬人下載了 Chivo,約佔總人口的一半,並且有 210 萬活躍用戶。他表示目前為止在美國亞特蘭大、芝加哥、休斯頓和洛杉磯已經安裝了 30 台比特幣 ATM 機來發送匯款,Bukele 說每天通過 Chivo 發送大約 200 萬美元。

如果你是一個在美國打工的薩爾瓦多人,選擇 Chivo 將匯款寄回家 – 與傳統的匯款服務相比,將能為你節省下高達 18 美元的成本。

依舊有許多懷疑

Chivo上線初期混亂不斷,根據國內的報導及社群討論,該錢包一開始受到技術故障的困擾,不僅許多人有時打開軟體只看到一片空白頁面、有些人始終無法從 ATM 提取美元,還有些人好不容易填完了註冊資料,發現自己的身份已經註冊過了。這樣的混亂初期也讓國內民眾不信任感驟升、爭先恐後地將持有的比特幣兌換成更穩定的美元鈔票,導致許多 ATM 機的錢都用完了。

因為Chivo系統不穩而導致街頭暴動

雖然美國連鎖品牌麥當勞和星巴克在薩爾瓦多國內的加盟店開始接受比特幣付款,但在薩爾瓦多的眾多國際品牌保持謹慎,沒有加入官方推動的比特幣潮流。

價值大幅波動的問題也浮現

薩爾瓦多政府為穩定政策施行,成立比特幣信託基金,以 2100 萬美元購買了 400 個比特幣,但在 9 月 7 日政策上路後碰到價格大幅下跌 10%,引起一波抗議。但在 10 月起大漲 30% 以上,每枚比特幣超過 55,000 美元,目前該基金收益約 16.5%。薩國政府承諾會撥付 400 萬美元部位成立現代化寵物醫院。

金融自由 vs 監管黑箱也有點讓人擔憂

事前除了金融不穩定的影響外,國際上也擔憂比特幣可能造成監管不足而被用於逃稅、洗錢等大額跨境金融交易使用。由於與美國關係的惡化,希望建立一個基於加密貨幣的平行金融系統,Bukele 可以繞過美國銀行系統,即使未來白宮干預薩國跨境金流,也能用目前的 Chivo 錢包體系維持經濟水準。此舉從其他如委內瑞拉、北韓等已經面臨制裁的國家,也都仰賴加密貨幣來規避經濟干預可想見。

但目前國內同時也發生了相反的擔憂,薩國內越來越擔心總理Bukele 建構比特幣金融環境的動機,是為了透過單一的金融系統加強對國家的控制。薩爾瓦多數據專家 Mario Gómez 說:「Bukele 正在做的不是比特幣,而是一個集中的國營銀行系統」他運用社群媒體發起「加密貨幣風險線上研討會」後,上個月因未公開細節的金融罪行被警方拘留並關押了六個小時。

阿富汗婦女的金融自由也靠比特幣

雖然薩國用比特幣當法幣的政策是好是壞還不明朗,但是在阿富汗,比特幣錢包的便利性成為當地婦女重要的金融工具,而在塔利班執政、美軍撤退之後,也成為了許多人的救命工具。

阿富汗女企業家 Roya Mahboob 10 年前創業時,也成立了非營利組織「數位公民基金會」(Digital Citizen Fund,DCF),在赫拉特和喀布爾一帶教授當地婦女基本的電腦技能,並提供她們以撰寫部落格、製作影片來賺取現金的機會。但當時他發現當地許多婦女沒有銀行帳戶,於是他們開始用比特幣支付薪資。

那用起來很容易,比其他選項更便宜、更安全。所以我們教會女孩們怎麼使用,開始用比特幣向員工和投稿人付款。

在 DCF 學習過電腦技能的近 1.6 萬名女孩與婦女中,約 3 分之 1 學會了使用加密錢包和收受資金,有些還更進一步學會交易與投資比特幣及以太幣。Mahboob 說,在 8 月 15 日塔利班攻佔喀布爾後,一些婦女利用加密錢包轉移了資產、協助她們的家人逃往其他國家。

加密貨幣對個人方便,但對國家還得多想想

從各方看來,加密貨幣對於普惠金融服務有非常大的功效,讓許多原本受制於傳統金融限制或是無法取得服務的人來說,學會使用加密貨幣電子錢包便宜又有效。不過如果是要正式成為國家級或是國際官方使用,反而在配套管理措施上,需要研擬更詳盡的計劃。

在亞太地區 (APAC),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開始注意並開始探索證券代幣化的潛力。根據區域貿易協會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 (ASIFMA) 的一份新報告,儘管在這個領域近期有積極進展,但仍有一些挑戰需要解決,包括監管差異及更深度的產業合作共識。

證券代幣化是將傳統證券或資產(例如股票、穩定幣或商品)數位化,並利用區塊鏈和分佈式帳本技術 (DLT) 串接跟交易。這樣的技術可以減少結算時間、結算風險以及降低 KYC 等相關的管理成本和對帳功能。

管理諮詢和諮詢公司 Greenwich Associates估計,每年有 17 億美元用於全球資本市場和銀行業的區塊鏈計劃。

到 2027 年,世界經濟論壇 (WEF)預測,全球國內生產總額 (GDP) 將有 10% 透過區塊鏈技術儲存和交易,德國數位資產新創公司 Finoa 的分析表明,全球代幣化市場可能會到 2027 年價值高達 24 萬億美元。

預計到 2027 年的代幣化市場量,按資產類別以萬億美元計,來源:Finoa

亞太地區圍繞代幣化證券的最新進展

在《亞太地區通證化證券——現狀》報告中,ASIFMA 提供了該地區證券代幣化的關鍵發展狀況,並分享業界重要參與者(包括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國際清算銀行 BIS、區塊鏈技術專家 R3、瑞士 SIX 的數位交易所 – SDX 和新加坡交易所 SGX)的看法。

他們認為,市場正逐漸朝向對證券代幣化的有利的發展,優勢有顯著的進展,金融機構加速啟動許多試驗專案證明了這一點。

例如,1 月份,德意志銀行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 Hashstacs (STACS)宣布合作開展數位資產概念驗證 (PoC) 專案,該專案主要針對永續發展主題的數位債券。

今年 4 月,新加坡滙豐銀行和新交所與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的合資企業 Marketnode透露,他們已在 Marketnode 的數位資產服務平台上完成了數位債券的發行。

受訪者也告訴 ASIFMA,這些嘗試也使人們更了解這種金融形式的風險、成本和收益。

也有許多機構陸續成為產業先行者,推出了數位資產平台,或已經籌備準備推出。日本的 SBI 集團就是這種情況,它正與瑞士的 SIX 合作創建一個將於 2022 年在新加坡推出的交易所,以及ibet for Fin,一個由 Boostry、野村證券、SBI 證券和 SMBC 日興證券組成的財團,運營用於處理證券代幣化的區塊鏈網路。

監管機構也承認代幣化的好處,意識到證券代幣化將持續發展。於是,許多國家加快了學習腳步,例如包括日本、香港和新加坡已經發布了資產代幣化的指南,另有些國家通過了監理沙盒。

需要監管協調和更深入的行業合作

儘管取得了積極進展,但行業參與者也強調了要使證券代幣化成為主流採用需要克服的關鍵障礙。

例如:亞太各國差異大、各國法規缺乏一致性。他們呼籲監管機構共同努力,為證券代幣化提供統一的方針。

「證券代幣化是一個新發展領域,目前大多數立法及監管都還不完整,」

新加坡數位證券交易所 ADDX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 Darius Liu 告訴 ASIFMA,

「因此,平台和實體機構有時不得不以低效的方式在現有監管架構內運作。如果要讓整個證券代幣化生態系成熟,就必須完善相關的立法。」

在技​​術方面,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授權的數字融資和投資平台 InvestaX 的首席執行官朱利安·關 (Julian Kwan) 指出,概念認證 (PoC) 需要產業內更高度的統合,避免證券代幣在其應用過程中有許多技術上的歧異。

「如果市場上的參與者只是搭建自己的區塊鏈,那麼這些企業就只是提高自己的效率,但卻錯過了將市場放大到全球的機會以及與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和加密貨幣的連結,而這才是我們預期看到爆炸性成長的可能性。」

薩爾瓦多將於2021年9月7日正式將目前最重要的加密貨幣 – 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領先全球,但各界對此褒貶不一。近幾年許多國家也推出他們的數位貨幣,例如中國的數位人民幣、柬埔寨的Bakong幣等等。

為什麼各國要發展自己的法幣,不直接像薩爾瓦多一樣使用比特幣呢?這件事情,我們可能要先從貨幣的本質開始談起。

法幣只是一張紙,為什麼可以拿來買東西?

貨幣是一種價值儲存手段,同時可以方便攜帶跟交易。在歷史上的許多社會中,某些商品或貴金屬被用作支付方式,因為它們被視為具有相對穩定的價值,後來鑄造的貨幣即使是紙幣,也都使用金本位制來維持價值。

隨著各國退出金本位制,全球貨幣現在被歸類為法定貨幣,由各國政府發行,不受任何商品的支持,純粹基於政府的保證及該國經濟概況,相信其交易價值。

比特幣是怎樣的一種貨幣?

比特幣是目前最熱門的加密貨幣,這是一種數位形式的貨幣,並且以區塊鏈技術加密,在儲存及交易流程擁有數位化的優點。

依據傳統經濟學上衡量貨幣好壞的指標上,比特幣也幾乎表現不錯:

  • 易於儲存:比特幣儲存在區塊鏈加密技術中,永遠存在、易於管理,除非是系統銷毀或是錢包帳密丟失。
  • 易於分割:貨幣是交換的媒介,為適合各種大小不同交易數額的需要,貨幣必須具備可以分割的性質。每個比特幣都可以再分割為 0.00000001 BTC。
  • 易於辨認:數位發行的貨幣不會參差不齊,同時藉由系統設計達到驗證效果,不會有偽鈔問題。
  • 易於攜帶:數位環境非常易於交易結算。

不過在兩個關鍵指標裡面目前還有些疑慮:

  • 普遍接受性:貨幣必須被社會大眾所普遍接受。目前比特幣還不夠普遍,實用性上有許多限制,不過如果成為薩爾瓦多的法幣,至少在該國境內可以完全流通。
  • 價值穩定:貨幣價值如波動劇烈,會引起經濟波動等不良後果。

最後一項關於價值不穩定會是比特幣最主要碰到的問題,如同經典諷刺比特幣價格波動的笑話:

同時,加密貨幣由於區塊鏈分散式帳本的技術環境,比起傳統貨幣有更多特性:

  • 去中心化:它們並非由某個單位主動發行,而是透過一套程式及所有投入使用比特幣系統架構的參與者共同組成。也因為不需要透過任何機構驗證,省去大量手續費,也避開了繁瑣流程及監管。
  • 匿名性:不僅交易紀錄匿名,每個加密貨幣錢包都是由一連串代碼組成,有高度匿名性。不過,許多國家正逐漸規範在提領現金、儲值時,必須採實名制,以防止洗錢等犯罪行為。
  • 透明公開:由於加密技術,世界上每一筆交易都會公開紀錄(當然,每個帳戶後面是誰還是難以追蹤,所以匿名性仍然很好)所有人都可以查看。
  • 不可竄改 :也因為每個人手上的帳本都記載著世界上每一筆交易資訊,所以無法被竄改。

薩爾瓦多的誘因

從加密貨幣的特性來看,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系統,節省了大量的中間監管、驗證流程,省去大量手續費及整體金融環境的建置成本。

這種特性,對於金融體制不夠健全的國家,也可以透過全世界使用比特幣的其他運算裝置順利交易,有助於實現「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ng)」,即人人都能夠享受有品質的金融服務。

薩爾瓦多共和國人口共約 676 萬,且有 70%的民眾沒有銀行帳戶。只要用手機申請比特幣錢包帳戶,就能夠馬上享受金融服務,對比到最近的ATM領錢,單程約1小時,並且還要擔心路程上攜帶大量現金的安全性,這樣的便利性誘因很高。

而該國GDP(國內生產毛額,約1,120億新台幣)中,有 20%仰賴海外國民匯款,若是能夠節省匯款的手續費,還能增加更多財富。

問題是,薩爾瓦多無法控制比特幣

不過省去了金融體系建置成本,也透過認列為法定貨幣讓國內可以普遍交易,還是必須面對比特幣的兩大難題:價格波動性、無法控制數量。

比特幣與法定貨幣一樣,比特幣不受任何實物商品或貴金屬的支持。但它也不受政府的控制,僅僅受到全球交易熱絡程度而產生價值波動。加上比特幣數量是固定的,財政上也沒有適當的工具可以穩定其價值,容易造成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而匿名性除了受到國際監管機關抨擊外,若是交易所受到攻擊,也難以事後補救。

各國的數位法幣計畫

看上了數位貨幣的種種優點,也從過去幾年加密貨幣市場的狀況看到了缺點,各國紛紛以「中心化」的架構,準備由自己的央行發行數位法幣,成為成本低、可監管性高、控制力強的最佳貨幣,這個發展在未來的文章詳細分享。

同場加映:什麼是NFT?

同樣是透過區塊鏈加密,NFT全名是 non-fungible Token,直譯為「不可替代代幣」,比起每一顆比特幣價值相等,NFT基本上是一張「財產憑證」,他代表的財產價值就看他上面記載什麼,可以是一張數位圖檔、線上影片的「擁有權」。

例如 NBA 便透過 NFT 打造新一代的數位球員卡,每一張都收藏了 3-5 秒的比賽精采片段影片,並且以 NBA Topshot 為交易平台。

NFT 等於是更快速的讓許多東西證券化,並方便交易跟轉移,大大的增加了流動性,也讓許多過去不曾交易的產品成為NFT的產物,例如NBA便透過NFT打造數位球員卡交易市場。

根據新加坡《金融科技新聞》(Fintech News Singapore)與阿里雲(Alibaba Cloud)合作編制的《新加坡2021年金融科技報告》(Singapore Fintech Report 2021),新加坡的金融科技行業在新法規,監管機構自身的金融科技倡議以及引入新加坡首家純網銀的推動下,在2020年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2021年1月發布的《新加坡金融科技報告2021》著眼於新加坡金融科技行業的狀況,強調了2020年取得的關鍵發展,這些發展將對未來一年的行業產生影響。

該報告指出,對於新加坡金融科技新創公司而言,2020年是豐收的一年,這些公司持續成長並受到投資。2020年,新加坡的金融科技投資達到3.46億美元,佔亞洲總投資的6.2%。

該行業繼續成熟,去年發生了幾筆收購交易,包括Grab收購了自動顧問金融科技公司Bento,以及保險技術公司Singlife與Aviva Singapore的合併

在這一年中,還發了4張純網銀牌照。中國螞蟻集團獲得了2份數位批發銀行牌照(DWB,僅限定服務中小企業及非個人客戶,服務內容包含存款及貸款等完整銀行服務),另外2張完整網銀牌照(DFB,具有完整的銀行服務權限,包含提供大型企業、一般個體戶完整的銀行服務)則給了 Grab-Singtel財團和SEA Group;Shopee和Garena。

這四家純網銀沒有傳統的實體銀行分支機構,推廣活動也幾乎完全線上營運。他們預計將透過應用最先進的技術來為傳統上難以取得金融服務的人們提供服務,從而撼動銀行業。新加坡的數位銀行將從2022年初開始營業。

2020年,新加坡展示了其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智慧國家和數位政府集團(SNDGG)開展開放銀行業務的承諾,並啟動了新加坡金融數據交易所(SGFindex)。基礎設施利用新加坡的國家數位身份驗證服務(SingPass),使公民能夠從不同的金融機構和政府機構取得其金融資訊。

利用SGFinDex,新加坡人可以透過金融機構提供的財務計劃服務以及新加坡政府提供的免費財務計劃數位服務MyMoneySense整合所有財務。

《新加坡金融科技報告2021年》:區塊鏈成為中心焦點

在新加坡各類金融科技領域中,區塊鏈和加密貨幣主導了當地的金融科技領域發展。

在新加坡確定的430家金融科技初創公司中,有19%在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垂直領域運營,使其成為最大的市場,超過支付領域(16%),投資及財富科技(14%)和法遵科技(11%)。

2020年,紐約市推出了一項價值1200萬新元的區塊鏈研究計劃,顯示了對該行業的支持。新加坡區塊鏈創新計劃旨在加速該技術的開發和採用,並將與近75家公司合作,在未來三年內從貿易、物流和供應鏈等領域構思17個與區塊鏈相關的專案。

同年,《支付服務法》(PSA)生效,要求加密貨幣企業從MAS獲得許可證,以遵守反洗錢/打擊資助恐怖主義(AML / CFT)法規。新加坡的新立法因其對新興資產類別和行業的監管清晰性而受到讚譽,並有可能吸引該領域的公司在該市開設商店。

2021年新加坡金融科技報告:MAS的支付現代化工作概述

在支付領域,新加坡在2020年繼續對其支付基礎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重點是互動性和即時交易。

MAS於2020年11月表示,從2021年2月開始,符合條件的新加坡非銀行金融機構將通過新的API支付網關直接串接該國的零售支付平台PayNow和FAST。

從客戶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電子錢包用戶將很快能夠在銀行帳戶之間以及不同電子錢包之間進行資金轉帳。目前,大多數電子錢包只能通過信用卡或借記卡儲值,並且不能在電子錢包之間轉移資金。

新加坡還一直在與鄰國合作,以串接零售支付基礎設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於2020年12月宣布,新加坡與泰國國家快速支付系統之間的聯繫將於2021年中正式啟用。該項目已經進行了三年,它將把新加坡的PayNow系統與泰國的PayPrompt連接起來,從而使跨境支付更便宜,更快捷。

MAS董事總經理 Ravi Menon 表示,監管機構有意與該地區其他中央銀行合作,以擴大整個東南亞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