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代幣化

Browsing

在亞太地區 (APAC),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開始注意並開始探索證券代幣化的潛力。根據區域貿易協會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 (ASIFMA) 的一份新報告,儘管在這個領域近期有積極進展,但仍有一些挑戰需要解決,包括監管差異及更深度的產業合作共識。

證券代幣化是將傳統證券或資產(例如股票、穩定幣或商品)數位化,並利用區塊鏈和分佈式帳本技術 (DLT) 串接跟交易。這樣的技術可以減少結算時間、結算風險以及降低 KYC 等相關的管理成本和對帳功能。

管理諮詢和諮詢公司 Greenwich Associates估計,每年有 17 億美元用於全球資本市場和銀行業的區塊鏈計劃。

到 2027 年,世界經濟論壇 (WEF)預測,全球國內生產總額 (GDP) 將有 10% 透過區塊鏈技術儲存和交易,德國數位資產新創公司 Finoa 的分析表明,全球代幣化市場可能會到 2027 年價值高達 24 萬億美元。

預計到 2027 年的代幣化市場量,按資產類別以萬億美元計,來源:Finoa

亞太地區圍繞代幣化證券的最新進展

在《亞太地區通證化證券——現狀》報告中,ASIFMA 提供了該地區證券代幣化的關鍵發展狀況,並分享業界重要參與者(包括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國際清算銀行 BIS、區塊鏈技術專家 R3、瑞士 SIX 的數位交易所 – SDX 和新加坡交易所 SGX)的看法。

他們認為,市場正逐漸朝向對證券代幣化的有利的發展,優勢有顯著的進展,金融機構加速啟動許多試驗專案證明了這一點。

例如,1 月份,德意志銀行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 Hashstacs (STACS)宣布合作開展數位資產概念驗證 (PoC) 專案,該專案主要針對永續發展主題的數位債券。

今年 4 月,新加坡滙豐銀行和新交所與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的合資企業 Marketnode透露,他們已在 Marketnode 的數位資產服務平台上完成了數位債券的發行。

受訪者也告訴 ASIFMA,這些嘗試也使人們更了解這種金融形式的風險、成本和收益。

也有許多機構陸續成為產業先行者,推出了數位資產平台,或已經籌備準備推出。日本的 SBI 集團就是這種情況,它正與瑞士的 SIX 合作創建一個將於 2022 年在新加坡推出的交易所,以及ibet for Fin,一個由 Boostry、野村證券、SBI 證券和 SMBC 日興證券組成的財團,運營用於處理證券代幣化的區塊鏈網路。

監管機構也承認代幣化的好處,意識到證券代幣化將持續發展。於是,許多國家加快了學習腳步,例如包括日本、香港和新加坡已經發布了資產代幣化的指南,另有些國家通過了監理沙盒。

需要監管協調和更深入的行業合作

儘管取得了積極進展,但行業參與者也強調了要使證券代幣化成為主流採用需要克服的關鍵障礙。

例如:亞太各國差異大、各國法規缺乏一致性。他們呼籲監管機構共同努力,為證券代幣化提供統一的方針。

「證券代幣化是一個新發展領域,目前大多數立法及監管都還不完整,」

新加坡數位證券交易所 ADDX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 Darius Liu 告訴 ASIFMA,

「因此,平台和實體機構有時不得不以低效的方式在現有監管架構內運作。如果要讓整個證券代幣化生態系成熟,就必須完善相關的立法。」

在技​​術方面,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授權的數字融資和投資平台 InvestaX 的首席執行官朱利安·關 (Julian Kwan) 指出,概念認證 (PoC) 需要產業內更高度的統合,避免證券代幣在其應用過程中有許多技術上的歧異。

「如果市場上的參與者只是搭建自己的區塊鏈,那麼這些企業就只是提高自己的效率,但卻錯過了將市場放大到全球的機會以及與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和加密貨幣的連結,而這才是我們預期看到爆炸性成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