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非洲

Browsing

近年來,創新的金融模式與蓬勃發展的金融科技,讓「 普惠金融 」成為一個耳熟能詳的話題,並使得全球數百萬在經濟上被排斥的人能夠使用金融帳戶,透過金融資源的再分配,協助窮人們脫貧或是實現自我。但同時也逐漸面臨了這樣一個事實:金融服務的再使用率一直徘徊在低點。在非洲和印度尤其如此 — 諷刺的是,那裡是帳戶數成長率最高的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普惠金融界不得不問:普惠金融是為了什麼?做到了什麼?

幾年過去,不斷成長的微型金融機構與相關研究都顯示出:透過金融服務,確實提高了窮人們應對風險、在發生危機時應對衝擊的能力以及在衝擊後的恢復能力,並且具備抓住投資機會改善生活的能力:

  • 因為窮人得以獲得更大的財政資源。窮人使用金融服務來建立資產和管理負債。例如,金融服務可以幫助家庭分配和增加收入、管理開支、投資於企業增長或更好的就業,或者轉移用於應對沖擊或投資的資金。 
  • 因為窮人能夠投資更好的能力。窮人還使用金融服務來培養有用的技能和獲取知識。例如,數位金融服務已被證明可以簡化支付教育和培訓費用的流程。使用金融服務可以改善人們對自身能力、自主性和對未來期望的認知。使用金融服務還意味著與其他人交往,這有助於建立社交網路、鼓勵積極的自我認知、獲取訊息和知識。 
  • 因為窮人可以加強身體的健康程度。此外,窮人使用金融服務來改善他們的健康和身體活動能力。證據表明,數位金融服務使基本生活條件的支付變得更加容易;建設供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基礎設施;並使用醫療保健服務。金融服務還可以使人們獲得更好的食物和營養、運輸服務、電力以及更好的住房或住所。

然而,全球證據的分析研究也揭示了幾個關鍵的挑戰:

  • 有些金融服務創新了,有些還沒。儘管有些特定的金融服務已經有肉眼可見的影響,但仍有一些重要的服務未能跟上,像是儲蓄、保險和支付,金融業似乎在開發可行的商業模式以將這些服務大規模地提供給窮人上碰到了許多挑戰。 
  • 關於「影響結果」的認知差距。對於其他類型的金融服務,如信貸和現收現付 (PAYGo) 服務對窮人們產生何種影響的證據不足。以「信用」而言,儘管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但仍然沒有定論。這是因為大多數研究沒有確定究竟是產品、客戶或市場條件,導致不同的觀察結果 

過去幾十年,金融普惠確實改變了國際組織援助、扶貧政策的制定樣貌,取得了相當斐然的成果,但在工具不斷創新的現在,我們也必須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是否有辦法分辨金融服務對改善生活的關鍵程度,是信貸重要還是保險重要?是否有辦法創造出更創新的模式,在兼顧商業持續性的前提下,提供窮人更多關鍵的金融服務,而非依賴社會安全網?

這些問題,Side Hustle MFI 也不斷在反覆思考;誠摯地邀請您,一起來思考。

JUMO 是一家總部位於南非和倫敦的公司,於 2015 年創立,為新興市場的企業家和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在由 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 領投的新一輪融資中籌集了 1.2 億美元。該公司目前的估值為 4 億美元。

該輪融資標誌著 Fidelity 對非洲公司的首次投資,金融科技巨頭 Visa 和倫敦投資管理公司 Kingsway Capital 也參與了該輪融資。JUMO 才獲得 5500 萬美元的融資。可以從以下的影片看出他們所提供的服務:

JUMO 主打銀行即服務平台(BaaS, Bank as Service,註1),它使用人工智能賦能金融服務,特別是在新興市場的貸款,那裡有超過 17 億人無法獲得基本的金融服務,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亞洲地區,有 42% 的成年人沒有銀行帳戶,而在非洲,只有 11% 的成年人在信用局有信用資料。

大多數金融機構在銀行服務嚴重不足的地區獲得小額貸款的障礙包括缺乏可盈利承銷和信用評估的基礎設施。JUMO 的方法是開發一種專有的信用分析流程,該流程依賴於從行動網路中提取的行為數據,作為傳統信用評估的一種變通方法。JUMO 面向的客戶主要是新興市場中「沒有銀行帳戶的商家和個人」,這些市場的行動貨幣活躍用戶數很高。根據JUMO 的說法:「在農村半夜無需抵押即可獲得 20 美元的貸款,這是讓病人可以去醫院和無法接受醫療護理之間的分水嶺。」

為了滿足這兩個地區的這些限制性需求,JUMO 圍繞儲蓄、客戶和企業信貸以及銀行、金融科技和電子貨幣運營商的基礎設施提供核心產品。成功串接了包括 MTN、Airtel、Tigo、Ecobank、Absa、Letshego、Mansa Bank 和 Telenor等在地的電信商,透過利用GSM、行動錢包交易數據,為每個貸款申請者即時做出信貸決策。JUMO 字型設計了一種非常規的數位信用模型,該模型不需要客戶事先擁有金融帳戶所有權或信用記錄。貸款決策全自動,數位信貸申請流程透過行動設備進行,無需面對面的互動。

攻克了電信商與功能手機後,JUMO 極快地開展其服務。目前為止,JUMO 已為加納、坦尚尼亞、肯亞、烏干達、贊比亞、象牙海岸以及南亞國家巴基斯坦等市場超過 1800 萬客戶提供了價值超過 35 億美元的貸款,發放了多達 1.2 億筆個人貸款。

根據其平台上目前可以獲得貸款的 eMoney 訂戶數量,JUMO 表示它有機會每年支付 290 億美元。該公司補充說,當它在 2022 年擴展到奈及利亞和喀麥隆時,這個數字可以增長到 400 億美元。

該公司的運營成本也加強了這一說法。JUMO 聲稱已將其成本降低到每年 1 美元/客戶,這使其具有一些優勢,可以在擁有 1.5 億客戶的總潛在市場中有效擴展。JUMO 專注於讓資本提供者更容易以可承受的價格接觸到新客戶。這家成立六年的公司還希望從核心銀行業務中向外拓展,透過提供承保、KYC(Know your coustomer)和欺詐檢測的全方位基礎設施和服務,幫助銀行獲得「可預期的回報」。

JUMO 平台上銀行總資本和管理資產的佔比已提高到160%,顯示出 JUMO 對這些金融機構的重要性。

註1:BaaS:銀行即服務,意指持牌銀行將其數位銀行服務直接集成到其他非銀行業務的產品中。透過這種方式,非銀行業可以為其客戶提供數位銀行服務,例如行動銀行帳戶、借記卡、貸款和支付服務,而無需獲得自己的銀行牌照。

Wave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和塞內加爾的行動貨幣提供商,日前在 A 輪融資中籌集了 2 億美元。這是該地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 A 輪融資,使得 Wave 的估值來到 17 億美元。

這家成立兩年的初創公司聲稱是塞內加爾最大的行動貨幣公司,該國一半以上的成年人都是活躍用戶。這意味著用戶數量在 400 萬到 500 萬之間。

這個結果並不太讓人意外: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行動貨幣市場正呈指數級增長。去年,該地區 3 億活躍行動貨幣用戶的在帳戶中轉移了高達 5000 億美元。但是這樣一個全球已知的最大替代金融基礎設施,也只佔據市場的一小部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表示,截至 2017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只有 43% 的成年人透過傳統銀行或行動貨幣帳戶「存入銀行」。然而,在提高這一比例時,基於更簡單的技術和更簡單的使用流程,行動貨幣顯然勝出,並且明顯比該地區的傳統銀行業務更快地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這讓外國投資者爭相競逐 Wave 這類團隊。

本是匯款提供服務的附屬品

Drew Durbin 和 Lincoln Quirk 於 2014 年創立了 Sendwave,旨在提供從北美和歐洲到特定非洲和亞洲國家的極少或不收費的匯款服務,這家出身 YC 的公司去年成為 WorldRemit 的子公司,當時這家全球金融科技公司為 Sendwave 支付了高達 5 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

該團隊秘密開發了一種行動貨幣產品,該產品被描述為沒有帳戶費用並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立即使用和接受款項」。

2018 年,該產品被取名為 Wave 並在塞內加爾進行測試,但它仍在 Sendwave 生態系統中。當 WorldRemit 收購 Sendwave 時,兩位創辦人將轉向了 Wave。因為他們發現:在非洲大陸上,除了電信公司,沒有任何公司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行動貨幣,誰的舒適圈?

答案無疑是「電信運營商」和「銀行」,因為他們往往控制了這一過程中的大部分基礎設施,從用戶連上網路,到在手機上使用金融服務、管理貨幣和支付,無一不在電信商與銀行的掌握之中。

第三方服務供應商,主要是金融科技公司,試圖從這些現有企業手中奪取一些市場。然而,Wave 想要破壞它。與 Safaricom 領導的行動支付提供商 M-Pesa 以及 Orange 和 Tigo 等電信運營商的其他產品不同,Wave 正在構建一種「完全負擔得起」的行動貨幣服務。

Wave 類似於 PayPal(使用行動貨幣帳戶,而不是銀行帳戶)並建立了一個代理網路,使用他們手頭的現金為 Wave 用戶提供服務,用戶可以免費存取款,並在每次匯款時收取 1% 的費用。這比電信主導的行動貨幣便宜 70%,並且每當出現轉帳問題時,都會立即退款,這與現有用戶可能需要等待幾天的情況不同。

Wave 的不同也體現於技術面,大部分競爭對手主要使用 USSD(儘管有使用 App 的選項),而 Wave 則完全透過 App。對於沒有智慧型手機的用戶,Wave 也提供免費的 QR Code 卡,讓用戶可用來與代理商進行交易。透過構建自己的完整基礎設施——代理商、代理和消費者應用程序、二維碼卡、商業收款和支付——Wave 已經能夠支撐其增長到數百萬月活躍用戶和數十億美元的年交易量。

非洲創新的獨角獸們

Wave 與 OPay 和 Flutterwave 一起成為今年非洲新出現的獨角獸(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公司)也是繼 Interswitch 之後的第四家非洲獨角獸。其他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包括公開交易的 Jumia 和埃及金融科技公司 Fawry。

非洲的融資規模越來越大,顯然已達到一個新的轉捩點。然而,一些懷疑者對之前獨角獸的估值提出了質疑;Wave 也不例外:爭論的焦點往往是「他們憑什麼獲得如此之高的估值?」,例如,兩家著名的電信運營商 Airtel 和 MTN 儘管在多個非洲國家經營多年,也正企圖將其行動貨幣業務推上市,但其價值僅落在 2 至 60 億美元之間。

但外國投資者們顯然在 Wave 身上看到不一樣的潛力:有效與現行方案對抗的解法(代理商、QR Code 卡與更便宜的匯款方案)、跨國同地區的經驗(取得塞內加爾市場,並將跨區複製經驗)、強大的執行力(從無成為獨角獸只花了兩年)……等等因素,都為這個團隊未來的潛力做了最好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