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金融服務

Browsing

過去幾年,行動貨幣服務在柬埔寨拓展,這個趨勢因疫情及社交距離政策而加速。

在政府的支付努力的支持下,行動貨幣服務(包括電子支付和線上借貸)的使用量不斷增加,希望透過數位化方案來增加金融包容性。

網路借貸、電子支付使用率持續上升

柬埔寨國家銀行 (NBC) 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的一份報告,儘管起步較晚,但五年來柬埔寨的行動貨幣服務一直在迅速增長。

行動貨幣服務使用量從 2015 年開始顯著攀升,2020 年註冊的帳戶數量成長了 20 多倍,達到 960 萬個。這顯示,截至 2020 年底,超過 80% 的成年人擁有一個行動貨幣帳戶。

與此同時,這類服務的數量和價值也迅速擴大,從 2015 年的約 6000 萬筆交易到 2020 年達到 2.665 億筆交易。

從歷史數據來看,2019 年似乎是行動貨幣使用的轉折點,註冊行動貨幣帳戶的數量超過了銀行存款帳戶的數量。

這意味著消費者接受行動貨幣服務的速度比傳統銀行服務快得多,金融科技提供商已經成功地接觸到迄今為止仍未進入傳統銀行系統的人群。

網路借貸是另一個強勁成長的領域,尤其是自 COVID-19 疫情開始以來。

Acleda Bank 的總裁兼執行長 In Channy上個月表示,雖然臨櫃貸款申請的數量有所下降,但過去兩年線上貸款申請的數量卻顯著增加,自 2020 年以來已達到約 40 萬。

Channy 說,由於線上申請管道簡單、方便和高效,客戶正在轉向線上管道,並指出「數位用戶的數量高達 94%」,而「代理和臨櫃客戶僅為 6%」。

Acleda Bank 的資深執行副總裁 Mar Amara 表示,數位支付也有所增長,筆數比上一年成長了 61%,總額增長了 90%。他說,2021 年,該銀行處理了 8500 萬筆電子支付,總額達 340 億美元。

改善金融包容性的數位解決方案

柬埔寨中央銀行鼓勵和支持在提供數位金融服務中使用技術,希望創新將有助於改善金融包容性。

政府已制定目標,到 2025 年將正規金融服務的使用率提高到 70%,並將女性受到金融系統排除的比率從 27% 降低到 13%。

柬埔寨擁有約 1670 萬人口。根據柬埔寨銀行協會的數據,在大約 1000 萬柬埔寨成年人中,只有約 50% 擁有正式銀行帳戶。但由於整體人口年齡中位數只有27 歲,加上手機及行動上網普及率超過總人口的 100%,數位金融服務的前景可觀。

在過去的十年中,NBC 開發了許多新的支付和結算系統來支持該國的數位金融服務。其中包括國家清算系統 (NCS)、快速支付系統 (FAST)、柬埔寨共享交換機 (CSS)、零售支付和數位貨幣 Bakong。

Bakong 是一項面向零售市場的數位貨幣計劃和點對點 (P2P) 資金轉移服務,利用區塊鏈技術提高速度和提高效率。經過一年的試點,電子支付系統於 2020 年 10 月推出,如今已被公認為世界上首批中央銀行數位貨幣 (CBDC) 之一。

截至 2021 年 11 月,大約有 270,000 名 Bakong 錢包用戶。《日經亞洲》援引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數據的報導,截至 2021 年 11 月,該系統共處理了 680 萬筆交易,價值約 29 億美元。

數位金融環境落後於其他東南亞國家

儘管數位金融服務的使用有所增加,但在金融科技行業的規模和深度方面,柬埔寨仍然落後於其鄰近區域的同業。

根據當地行動支付App Pi Pay 的創始人 Tomas Pokorny 的估計,儘管該國擁有約 300 家金融科技公司,但該行業由支付供應商主導。此外,柬埔寨還沒有誕生第一家獨角獸創業公司,這表明該國相對欠發達的創業生態系統。

根據瑞士信貸的一份報告,2021 年,東南亞國家聯盟 (ASEAN) 的 19 家新創公司的估值達到了 10 億美元及以上。在東盟的 35 家科技獨角獸中,15 家來自新加坡、11 家來自印尼、3 家來自馬來西亞、3 家來自泰國、2 家來自越南、1 家來自菲律賓。

疫情中蓬勃發展的服務,有機會挑戰高成長

總部位於當地的投資和諮詢公司 Mekong Strategic Partners 的合夥人 Kem Bora 表示,幾家柬埔寨的新創公司已經開始在國外建立業務,其中包括為小額信貸機構和銀行提供核心銀行系統的公司 Morakot。

柬埔寨還出現了所謂的超級 App,即允許客戶通過單個應用 App 訪問廣泛服務的數位生態系統。這些在電子支付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自稱是「柬埔寨首家超級 App」的本土食品配送服務 Nham24 表示,「平台上的無現金支付快速增長」,並指出自 2021 年 4 月以來,電子支付已超過現金支付。該新創公司的投資者 Mekong Strategic Partners 稱,在2021 年 4 月至 2021 年 5 月期間,該服務訂單快速成長了 40% 至 50% 。

同樣,來自柬埔寨的另一個物流平台 E-GetS 表示,該公司的電子支付也出現了飆升,同時補充說,在封城政策之後的幾個月裡,訂單增加了近 100%。

「在疫情爆發前,現金支付的交易占比約為 55%」,E-GetS 營銷經理 Victor Lee在 2021 年 5 月向日經亞洲表示。「自 3 月以來,現金支付已降至 45%。」

金融科技及數位新創持續成長,搭載著趨勢,相關的服務都有機會在短時間內取得顯著的進展。

近年來,創新的金融模式與蓬勃發展的金融科技,讓「 普惠金融 」成為一個耳熟能詳的話題,並使得全球數百萬在經濟上被排斥的人能夠使用金融帳戶,透過金融資源的再分配,協助窮人們脫貧或是實現自我。但同時也逐漸面臨了這樣一個事實:金融服務的再使用率一直徘徊在低點。在非洲和印度尤其如此 — 諷刺的是,那裡是帳戶數成長率最高的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普惠金融界不得不問:普惠金融是為了什麼?做到了什麼?

幾年過去,不斷成長的微型金融機構與相關研究都顯示出:透過金融服務,確實提高了窮人們應對風險、在發生危機時應對衝擊的能力以及在衝擊後的恢復能力,並且具備抓住投資機會改善生活的能力:

  • 因為窮人得以獲得更大的財政資源。窮人使用金融服務來建立資產和管理負債。例如,金融服務可以幫助家庭分配和增加收入、管理開支、投資於企業增長或更好的就業,或者轉移用於應對沖擊或投資的資金。 
  • 因為窮人能夠投資更好的能力。窮人還使用金融服務來培養有用的技能和獲取知識。例如,數位金融服務已被證明可以簡化支付教育和培訓費用的流程。使用金融服務可以改善人們對自身能力、自主性和對未來期望的認知。使用金融服務還意味著與其他人交往,這有助於建立社交網路、鼓勵積極的自我認知、獲取訊息和知識。 
  • 因為窮人可以加強身體的健康程度。此外,窮人使用金融服務來改善他們的健康和身體活動能力。證據表明,數位金融服務使基本生活條件的支付變得更加容易;建設供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基礎設施;並使用醫療保健服務。金融服務還可以使人們獲得更好的食物和營養、運輸服務、電力以及更好的住房或住所。

然而,全球證據的分析研究也揭示了幾個關鍵的挑戰:

  • 有些金融服務創新了,有些還沒。儘管有些特定的金融服務已經有肉眼可見的影響,但仍有一些重要的服務未能跟上,像是儲蓄、保險和支付,金融業似乎在開發可行的商業模式以將這些服務大規模地提供給窮人上碰到了許多挑戰。 
  • 關於「影響結果」的認知差距。對於其他類型的金融服務,如信貸和現收現付 (PAYGo) 服務對窮人們產生何種影響的證據不足。以「信用」而言,儘管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但仍然沒有定論。這是因為大多數研究沒有確定究竟是產品、客戶或市場條件,導致不同的觀察結果 

過去幾十年,金融普惠確實改變了國際組織援助、扶貧政策的制定樣貌,取得了相當斐然的成果,但在工具不斷創新的現在,我們也必須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是否有辦法分辨金融服務對改善生活的關鍵程度,是信貸重要還是保險重要?是否有辦法創造出更創新的模式,在兼顧商業持續性的前提下,提供窮人更多關鍵的金融服務,而非依賴社會安全網?

這些問題,Side Hustle MFI 也不斷在反覆思考;誠摯地邀請您,一起來思考。